臨近年關,傳統行業中的典當行也進入了嚴冬。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在昆典當行存在融資渠道單一、行業經營規模小、缺乏專業人才、同行競爭大等問題,且部分典當行門店規模收縮,業務經營遇冷。
記者走訪發現,與典當行興盛時期相比,本市目前不少商圈和居民區附近的典當行規模已大幅減小,一些知名店鋪總規模不足100平方米,且登門客戶寥寥無幾,業務經營范圍也在不斷收縮。據了解,在昆多家典當行不僅幫助客戶資金周轉,還提供寄存、當品售賣、高價回收等服務,部分典當行還將絕當物,如高級和田玉、翡翠、鉆石、紀念幣等進行促銷展賣。盡管標價低于市價幾十甚至上百元,但記者觀察發現,進店咨詢的客戶并不多。
環城西路一家典當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昆明商鋪租金大幅增長,加上銀行信貸對小微企業的傾斜、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發展,傳統典當行業務經營困難,部分典當行已入不敷出,逐漸退出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即使堅持下來,大部分典當行業務也出現收縮,有些甚至停辦房產類和汽車類典當業務,轉而開拓一些新的業務。”
二手市場的興起,也進一步分流了汽車類和數碼家電類產品的典當。有部分市民認為,將車輛絕當(即當戶未在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以及轉當期限屆滿5日內贖當或與典當行達成續當一致的行為)給典當行并不劃算,典當行典當金額比二手市場實際售價至少低10%。市民楊先生表示,他想處理自己兩年前入手的一臺5000多元的筆記本電腦,上個月在魚課司街的一家典當行咨詢時,預估報價為900元,但他定價1600元掛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后,不到一周就被買走了。
記者發現,部分二手物品交換網站上,二手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價格從150元到800元不等,很受客戶歡迎。此外,一些房產中介經紀人為了促成房屋租賃成交,還會推薦房東為租戶配備一些基本的二手家電。“大部分租戶租房時都會要求有一些基本的家具家電,也不在乎新舊,能用就行,所以配置二手家電對房東來說也很劃算。”西園路一房產公司經紀人劉先生說。
“目前市場上除了正規典當公司外,還出現了寄售行、小額借貸公司等平臺,行業間惡性競爭明顯,市場經營秩序紊亂。”云南省典當行業協會負責人鄭軍表示,自2013年以來,云南省典當行業開始走下坡路,行業亂象等問題不斷出現,行業經濟一路下滑。“2019年1月份開始,云南省典當行業歸屬地方金融機構監管,行業內的業務辦理、經營管理、服務范圍等各項內容更加細致,監管也更到位。為了改善行業經營環境,監管部門將出臺相關政策及管理辦法規范市場。”
鄭軍表示,協會通過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將不斷加強自身對行業的服務,協會內部形成定崗定職的人員設置,逐步完善機構建設。同時加強行業內業務、法務及風控意識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推動行業發展整體向好。(楊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