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售商焦慮,購物者謹慎,美國這個“黑五”有點慘……
在美國,感恩節至新年之間為傳統購物季,這一時間段的商店銷售額占到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利潤可達全年利潤的40%。“黑色星期五”和隨后的“網絡星期一”銷售業績對整個購物季具有指標作用,是分析判斷美國經濟走勢的一大依據。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估計,今年購物季銷售額將增長4%左右,假日零售總額將在7279億美元至7307億美元之間。但是,對于忙碌的零售業者來說,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可能會比較暗淡。 因為感恩節在11月下旬,只剩下三個星期六而不是四個星期六才可以出去買東西。國際購物中心理事會指出,實際購買商品最重要的一天其實是超級星期六,即12月21日。盡管零售業連續推出打折促銷措施,美國消費者對“黑色星期五”集中購物的熱情已經不像從前那么高。在全球經濟仍然疲軟,貿易政策加劇不確定性、公司投資放緩之際,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消費。但是,美國消費已經從上季度的4.6%下滑到2.9%。盡管工資和薪金穩定增長了0.4%,可是經通脹調整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了0.3%。
分析認為,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會破壞假日購物季。根據德勤的2019年消費者假日調查,美國經濟的購物展望是8年來最弱的。將近一半受訪者(44%)認為,來年經濟將顯著或溫和下降。Global Data Retail董事總經理桑德斯表示,購物者已經變得更加謹慎。數據表明,與今年初相比,消費者現在更不愿購買大件商品。
2.英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更為明顯
近年來,英國的經濟走勢與脫歐進程的相關性表現得越來越強,英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更為明顯。當前,對于今后英國經濟走勢,市場預期偏于悲觀,投資意愿不足,金融市場波動較大,匯率持續下跌,貿易方面對歐盟依賴度仍很高。未來英國經濟走向主要還是看脫歐的方式及進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受世界經濟低迷和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影響,2019年英國經濟有望實現1.2%的同比增長,相比2018年低0.2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GDP增長率有望回升至1.4%的水平。面對無協議脫歐威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結合模型推演出的兩種“破壞性較小”的無協議脫歐情景,預測結果顯示無協議脫歐對英國經濟沖擊有限,但英國資產價格和英鎊匯率將大概率下跌,從而抬高英國國債的違約風險。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的前瞻性分析報告則顯示,無協議脫歐將使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信心下降,阻礙投資活動,并將形成英國與歐盟之間較高成本的貿易壁壘,對英國出口構成壓力。預計無協議脫歐后,英國公共債務將驟增600億英鎊,英國經濟恐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陷入為期一年的衰退期。
3.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調低南非主權信用評級展望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22日晚宣布,將南非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低至“負面”。本月初,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已把南非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低至“負面”。標普在一項聲明中說,下調評級展望主要是因為南非經濟增長乏力、政府債務負擔重且增長過快、國有企業尤其是電力公司經營不善等。
據南非統計局數據,南非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同比萎縮超過3%,第二季度得益于礦業增長經濟增速反彈至3.1%。但第三季度經濟表現再度走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全年南非經濟增速僅0.7%。
4. 產油國陸續開啟“去美元化” 石油美元走向下坡路
日前委內瑞拉及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近幾個月提出,將使用人民幣向供應商和承包商在中國的賬戶付款。此前,伊朗正式宣布將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以替代美元地位。分析認為,這也是全球去美元化事件的最新進展。此外,阿聯酋、卡塔爾、安哥拉、尼日利亞、伊拉克也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去美元化。比如,阿聯酋稍早前就與沙特開始共同研發兩國間經貿交易的加密貨幣。而卡塔爾則多次對美元限制的經濟體發起貸款,向美元“叫板”。安哥拉則在數月前就放棄了參照多年的錨定美元。尼日利亞央行則在去年就與中國央行簽訂了本幣互換協議。而伊拉克也在與伊朗的商貿間開啟了非美元貨幣的交易。
5. 新一屆歐委會艱難“起航”
歐洲議會27日投票通過以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為主席的新一屆歐盟委員會(歐委會)委員名單,為預計12月1日舉行的新一屆歐委會就職鋪平道路。分析人士指出,新一屆歐委會原本定于11月初就職,但由于委員人選一度遭到歐洲議會否決而不得不延期履新。如今,新一屆歐委會終于組建,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數字時代、提供就業機會以及歐美、歐英關系無疑是考驗新一屆歐委會的難題。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歐盟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馮德萊恩也將此作為任內重點工作。今年7月,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重點闡述未來歐委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如何施政。27日,氣候變化再次成為她著墨最多的話題之一。她說,氣候變化是歐洲也是世界面臨的生死攸關的問題,“一刻也不能浪費”。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在預算內充分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行動,并呼吁團結全球力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如何使歐盟適應數字時代甚至領先全球,是馮德萊恩提出的又一“核心議題”。
6. 特斯拉進駐德國,“踢館”還是當“鯰魚”?
特斯拉要在德國設廠,這則消息近期在汽車圈刷了屏。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12日在德國首都柏林宣布,新廠選址在柏林-勃蘭登堡地區,距離柏林南部城郊待啟用的新機場不遠。特斯拉是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老大”。德國這個老牌汽車強國近年發展電動汽車緩慢。特斯拉此時進軍德國,是上門“踢館”,還是盤活機遇?汽車市場研究機構德國汽車管理中心分析師斯特凡·布拉策爾說,這是“數十年來”外國汽車制造商頭一遭在德國設廠,“重塑產業秩序”。勃蘭登堡州州長迪特馬爾·沃伊德克說,為促成特斯拉落戶,當地政府“花了很長時間游說”。德國媒體報道,特斯拉計劃在德國工廠投資約40億歐元,將創造約7000個就業崗位,設計、軟件、研發等相關領域也會受到帶動。杜登赫費爾表示,特斯拉選址德國自有考量。首先,德國目前是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其次,德國是歐洲汽車工業心臟,擁有最多知識儲備和專業人才。據馬斯克自己說,選址德國一個因素是德國“杰出的工程水平”。另外,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讓特斯拉在英國設廠“太冒險”。不過,也有行業分析師給特斯拉提醒——在施工、投產效率方面,特斯拉要對德式“官僚主義”有思想準備。
7.韓國抵制日貨運動影響持續 日本10月對韓啤酒零出口
受韓國國內發起的拒買日貨運動影響,10月日本啤酒對韓出口額為0。據日本財務省28日發布的10月貿易統計資料顯示,10月日本啤酒對韓出口額為0。2018年同期,日本向韓國出口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00萬)的啤酒,2019年9月降至58.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萬),同比減少99.9%。據日本財務省11月20日發布的10月貿易速報值(以通關數據為準),日本對韓出口額為381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同比減少23.1%。日媒表示,日本產品對韓出口持續減少的原因是韓國發起拒買日貨運動。據悉,日本政府7月開始對韓國實行限制出口措施,8月初以安全保障為由把韓國從“白名單”國家中剔除,8月28日零時正式生效。作為回應,韓國8月12日決定把日方排除出韓方貿易“白色清單”,8月22日宣布不再與日方續簽《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另一方面,韓國民眾從7月起,開始自發進行“抵制日貨”運動,抵制情緒十分高漲。
8.松下宣布退出半導體業務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28日宣布,將退出半導體業務,旗下相關工廠、設施及股份將轉讓給臺灣企業新唐科技,總價合計約2.5億美元,預計于明年6月完成。此前,松下21日曾表示,將退出液晶面板業務,集中精力發展車載電池等成長性業務。半導體和液晶面板業務長期虧損,嚴重拖累松下發展。松下社長津賀一宏表示,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必須剝離虧損業務。松下因此加快了轉讓和出售相關業務的步伐。松下公司20世紀50年代加入半導體陣營后,業務迅速擴張,產品銷往全球,曾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半導體生產商。由于其他國家和地區新興企業的崛起,松下半導體產品競爭力下降,經營業績一再惡化,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重組虧損業務。有專家評論說,日本電子企業曾席卷世界半導體市場,隨著松下的退出,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結構調整也將告一段落。
9. 新報告:歐盟有望實現海上風電到2050年增長十倍以上
2019歐洲海上風能展在哥本哈根舉行,歐洲風能協會在展會上發布報告說,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到205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30至450吉瓦的目標,雖然這要比現在增長十倍以上,但可以實現。這份名為《我們的能源,我們的未來》的報告說,歐盟現在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只有20吉瓦,要達到2050年的目標,就要增長十倍以上,這需要相關決策者充分認識在海上空間規劃、電網建設和供應鏈等各方面存在的挑戰并制定相應對策報告說,要在2050年實現450吉瓦裝機容量的目標,裝機容量每年的增長量要從目前每年3吉瓦提升到2030年時超過每年20吉瓦。其中,380吉瓦的裝機容量將部署在歐洲北部海域,其余的70吉瓦在南部海域。報告說,海上風電對歐洲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非常重要。報告呼吁各國政府制定正確的海洋空間規劃政策,加快必要的陸上和海上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投資力度,同時歐盟需要為多個國家海上風電電網的連接提供監管框架。2019歐洲海上風能展26日至2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風能協會是歐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風能專業協會之一。
上一篇:可燃冰股票異動 潛能恒信等走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