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將于下周在天津舉行。近年來,人工智能在中國大熱,AI技術應用遍地開花,但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將發展到何種程度,始終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記者走訪京東集團了解到,當前,AI學術界對如何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人性化特點上,正進行著深度研究,其中包括AI技術在零售場景的應用以及探索機器人情感交互技術等領域。
AI技術可廣泛應用到線上零售場景
事實上,在零售消費領域,AI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如在物流環節上采用無人機配送、分發裝貨,在零售環節為消費者做商品智能推薦等,都成為京東、蘇寧、阿里等巨頭企業嘗試AI技術應用落地的場景。
京東集團AI平臺與研究部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
京東集團AI平臺與研究部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市場對AI技術要求一直很高,期望體驗更好,他希望AI技術的研發能把消費者的零售體驗做到極致。
他舉例稱,比如消費者在線上買衣服,即可通過AI技術看到自己的試衣效果,或者去買口紅,可以用AI技術模擬相對應的口紅顏色,以此來輔助消費者挑到更合適自己的顏色。此外,AI技術還可以做單品推薦搭配,甚至推送相關優惠信息等,引導消費者購買商品。
人工智能技術能對零售提供很大幫助。何曉冬認為,AI技術不光可用在線上零售體驗上,還可以用到檢測人類情緒變化,使機器人成為消費者購物時的貼心伴侶。
情感交互技術將成AI下一階段研究方向
談及AI對人類情緒理解和識別技術,何曉冬坦言,情緒本身很抽象,可人類對情緒表達則有規律可循,如人類常見的“喜怒哀樂”等。
通過京東人工智能平臺NeuHub平臺幫助,京東客服機器人JIMI升級后,能精確識別到用戶情感,并生成對應的帶情感的回復
對于如何實現技術落地,何曉冬介紹,比如售后服務當中,運用AI技術可通過購買用戶向客服反饋問題時的語言語境,分析隱含詞語表面下與情緒相關的詞語特征,并把二者關聯起來,從而判斷用戶在購買后向售后服務反映問題時的情緒變化,這種技術即是運用深度學習方法,使AI具備檢測情緒的能力。
何曉冬稱,怎樣讓機器人自我表達情緒,還能安撫遇到售后問題的消費者,是京東在AI平臺建設研究的重點方向。針對未來AI情感交互技術的發展前景,何曉冬認為,目前AI檢測人類情緒仍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對人類的情感做出更細致微妙的分級,但是今后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會有很大提升,而且在提供咨詢服務的行業如醫療、金融投資等領域會有更多實際應用出現。
何曉東稱,未來人類和人工智能完全能融在一個社會當中,屆時人工智能不光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具體任務,語言交流上也能和人類產生更多共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