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中國諾貝爾獎”如何擁有了今天這樣的號召力?

    2018-11-19 14:14:54 來源:科技日報

    11月18日,是科學界的“大日子”。當天下午,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在京舉行頒獎典禮。

    著黑西裝,打領結,左側口袋裝著口袋巾——盛裝出席的科學家,是今天的絕對主角。

    他們是生命科學獎得主李家洋、張啟發,物質科學獎得主馬大為、馮曉明、周其林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林本堅。生命科學獎另一位得主袁隆平雖未親臨現場,也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

    未來科學大獎只有3歲,但頒獎典禮到場嘉賓可謂星光熠熠。饒毅、鮑哲南、馬化騰、徐小平……此刻,他們都是為獲獎者鼓掌的人。

    這個一誕生就放話要做“中國諾貝爾獎”的民間大獎,如何擁有了今天這樣的號召力?

    最有影響力的成果不需要答辯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其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由4位捐贈人共同捐贈。

    和國際上眾多知名的獎項一樣,未來科學大獎采取提名制。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

    獎項與機構脫鉤,便沒了“人緣”“關系”這些錯綜復雜的影響因素。

    確立候選人后,科學委員會要確定10位左右該領域的國際專家進行評議。科學委員會委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李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邀請的都是小領域中國際上的知名專家,是“諾獎級別的科學家”。

    這些真正的內行,要幫助回答一個問題——入圍者的工作值不值得拿獎。

    能找到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科學委員會的“豪華配置”。“大家本身都是一流科學家,所以能找到一流評議人,能評出一流成果。”未來論壇秘書長武紅感慨。

    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之前也想過給這些國際同行評審費。畢竟,寫一封評價信耗時耗力,有人甚至洋洋灑灑寫十幾頁。但大家討論后拍板——不給錢。“這樣,他寫評價信的唯一動機,就是候選人的工作確實值得寫。”李凱說。

    小同行們意見也未必一致,科學委員會要參考這些評價,以匿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最終獲獎人。“我們必須要公正。”丁洪說,“我們幾個人的名字是公開的,押上的是自己的聲譽。”

    獎項就這樣“砸”給了毫不知情的獲獎人。

    李凱還記得,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人潘建偉在接到打來的通知電話時說,自己之前也拿過一些獎,總要答辯,這次就不用。

    “最有影響力的工作是不需要答辯的。”李凱直言。

    有公信力的獎應有第三方監督機制

    科學委員會的科學家都是“義工”。李凱說,既然捐贈人捐出了財產,那他們就捐出時間。丁洪坦言,為了評獎,科學委員會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光開會就要開多次。

    而每次科學委員會開會,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席教授高西慶都會在場。

    大多數時候,他不參與討論,就是聽。他是未來科學大獎監督委員會主席,負責捍衛程序正義。

    “我們監督委員會主要關心三件事:規則是否公平公正;執行過程是否遵循規則;如果規則要改變,程序是什么。”高西慶說,未來科學大獎不僅要對標諾貝爾,也要對標一種公平公正的評獎方式。

    規則不可能一步做到完美。有時,他甚至會半夜接到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打來的電話,咨詢對某條規則的解釋意見。比如,為了盡可能剔除評獎過程中的其他影響因素,他們確立了“回避”原則。但候選人與科學委員會委員的關系究竟近到哪一步才需要啟動回避機制,是回避投票,還是干脆回避討論?這些邊界在反復商議后得以清晰。“規則的完善是一個動態過程。”

    高西慶強調,一個有公信力的獎項,應該有第三方監督機制。

    會有更多未來科學大獎嗎

    李凱曾拒絕過很多次其他獎項的評獎邀請,他不愿自己的名字和一個“不對”的獎掛鉤。“但未來科學大獎是符合國際標準的,是會成功的。”他說。

    去年7月,科技部印發《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鼓勵、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用人單位和機構自主設獎,加快形成一批如“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未來科學大獎”等有公信力和權威性的社會獎勵品牌。

    政府究竟可以如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李凱和高西慶都提到了稅收調節。

    在美國,對捐贈者的稅收激勵主要是稅收扣除和稅收抵免。個人或企業向慈善組織捐贈,可以將其捐贈數額在應納稅總收入中扣除,或者在納稅人應交所得稅中直接扣除。

    “如果向科學或者教育類基金會所做捐贈能進行稅收扣除,會激勵更多民間資本進入科學領域。這些錢可以用來設獎,也可以直接支持研發。”李凱說。

    未來科學大獎已經辦了3年,但中國民間科學類獎項依然鳳毛麟角。武紅認為,大家并非沒有興趣,可能只是在“觀望”。

    “未來科學大獎是一個樣本。”武紅說,“它證明了,我們能做成這樣一件事。現在,它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會給其他想做類似事情的科學家、企業家更多信心。”(張蓋倫)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

    關鍵詞:

    上一篇:幼兒教育不能成為“最昂貴的教育”

    下一篇:中國OLED電視正在迎來新的機遇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