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尸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馬革裹尸是東漢的故事。
“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馬援是東漢初期的名將,他英勇善戰,為東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馬革裹尸是誰的典故?
出自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勇善戰為東漢王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后來,他又率兵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劉秀封為伏波將軍。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陜西興平 )人。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馬援投靠隴右軍閥隗囂麾下,甚得其器重。后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統一之后,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為國奉獻。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尸的氣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