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融網到玖富集團,再到陸金所,近幾日關于金融科技公司上市的傳聞甚囂塵上。這在當下互聯網金融監管不斷收緊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的“刺眼”。
等待著他們的將是一場“資本盛宴”還是“鴻門宴”?
上市傳言甚囂塵上
日前,有消息稱,中國網貸平臺點融網計劃最快于明年在香港啟動首次公開招股(IPO),可能至少融資5億美元。
成立于2012年的點融網目前注冊用戶429.4萬,累計成交金額近450億元。在業績方面,2016年點融網虧損達1.79億元,2015年虧損約為2.29億元,能否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尚不得而知。
點融網方面在回復《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IPO時間表,對點融網來說,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專注于業務的發展,夯實基礎。
盡管如此,最近點融網在高層人事方面的調整仍被外界視作在為其上市進行鋪路。
12月7日,點融網宣布了一系列高管任命,任命創始人和原CEO蘇海德為董事長,任命創始人和原聯合CEO郭宇航為聯席董事長,任命羅龍翔為首席執行官(CEO)。在具體職責上,蘇海德將帶領董事會全體成員負責點融網整體發展及戰略規劃;郭宇航將繼續幫助點融網在中國及亞洲地區開拓新業務;羅龍翔此前曾擔任首席運營官(COO)一職,今后會負責點融網日常運營,包括網絡貸款中介服務、投資產品和市場化借貸解決方案。
而幾乎同一時間,關于玖富集團籌劃規模3億美元美國IPO的消息也開始傳開。公開資料顯示,玖富集團成立于2006年,平臺累計用戶超過4600萬,擁有包括玖富普惠、悟空理財、玖富錢包、玖富萬卡、玖富證券(香港)等多個品牌及產品。玖富內部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內部并沒有相關信息。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點融網還是玖富,均未直接否認準備上市一事。一位業內消息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點融網的確在籌備上市事宜,爭取2018年完成IPO,具體時間還要視情況而定。其實,從融資的情況來看,點融和玖富差不多也該到籌備上市的節點了,欠資方的錢總是要還的。”
上個月,玖富集團宣布,自2017年初至今,集團已連續完成兩輪巨額融資,引入多個戰略投資者,包括新老股交易金額達數億美元。主要投資方包括中國信達旗下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江南春(上市公司分眾傳媒(13.250,-0.07,-0.53%)董事長)、林奇(游族網絡(22.760,-0.06,-0.26%)董事長)以及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產業基金。此外,玖富上一輪投資方赫基集團創始人、唯品會發起股東之一徐宇,徐乘產業基金以及玖富集團創始人兼CEO孫雷也參與繼續增持玖富。至此,玖富的融資路已經走到C輪。
而點融更是已經完成D輪融資。今年8月點融宣布完成2.2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Pte。點融網的其他股東包括北極光創投、老虎環球基金、渣打銀行的私募股權部門。
除了點融和玖富之外,已多次被傳IPO的陸金所在近日也有了新消息。消息指出,陸金所最早或將于2018年上半年在香港公開上市,募集資金或將高達50億美元。另外,在中國平安(71.650,0.44,0.62%)的支持下,陸金所委托中信證券(18.410,0.12,0.66%)、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作為其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只走到B輪融資的陸金所顯然目前尚不存在來自資方壓力的問題,但是上市也是必然之事,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監管收緊或影響估值
今年,趣店、拍拍貸、和信貸、融360等掀起的互金上市潮令市場為之側目。而隨著監管環境的不斷趨嚴,市場對于這些P2P平臺、現金貸平臺的各種質疑聲四起,進而嚴重影響上述上市公司的股價,也令市場對于那些未上市而計劃上市的網貸平臺有了更多不一樣的看法。
因此,大家不禁想問在目前這種情勢下選擇上市會是一個好的時機嗎?
11月21日先是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暫停批設網絡小貸的通知,接下來11月23日央行與銀監會聯合召集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小貸利率嚴格執行36%上限。11月2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公告稱,不具備放貸資質的公司應立即停止非法放貸行為,具備合法放貸資質的公司應主動加強自律。
直至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文件稱,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托、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逐步壓縮存量業務,限期完成整改。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
近來,關于現金貸的各種監管政策密集,繼P2P之后現金貸也正式走向規范化運營,政策所帶來的擠出效應顯現。而即使是持牌平臺的業務也受到不小影響,暴利的時代過去了。
“其實,無所謂‘好時機’和‘壞時機’之分,尤其是對真正有實力的公司而言。如果說,現在螞蟻金服或者京東金融宣布上市,顯然投資者的熱情并不會受監管環境改變的影響。”上述人士認為,對陸金所和玖富集團來說,即使現在正式宣布啟動IPO,監管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也是甚微。比較會受影響的應該是點融網。
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稱,像陸金所、玖富集團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現金貸業務,但是他們基本都是持牌機構,更重要的是對整個集團來說,無論是現金貸業務還是P2P業務都僅是一部分,資產及業務的多元化是極大的優勢,因此網貸政策的收緊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
“點融網雖然算是業內的頭部平臺,但僅靠P2P業務盈利很難,這從點融網前兩年的財報就可以看出。畢竟,作為一個信息中介,僅僅靠一個撮合費用和中介費用,很難承擔其巨額的包括風控等在內的運營成本。而現金貸業務隨著運營規范化進程的推進,其中也是要付出不少合規成本,盈利水平大受抑制。因此,市場對點融的發展前景會有更多的疑問,進而影響到估值。”該人士稱。
原標題:互金嚴監管下謀上市 將是一場資本盛宴還是鴻門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