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在開立賬戶、身份認證、賬戶使用等方面作了優化改進,擴大了II、III類賬戶的應用范圍,推動Ⅱ、Ⅲ類戶成為個人辦理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小額消費繳費業務的主要渠道。會給大家帶來哪些影響?
央行新規 改進銀行賬戶分類
央行最新發布的《通知》明確要求,2018年6月底前,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實現在本銀行柜面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遠程視頻柜員機、智能柜員機等電子渠道辦理個人II、III類戶開立等業務。
2018年12月底前,其他銀行應當實現上述要求。屆時,個人可根據自身使用習慣,在多種開戶渠道中選擇便捷渠道開立Ⅱ、Ⅲ類戶。
三類賬戶分別像:錢箱 錢夾 零錢包
2015年12月,央行啟動個人銀行賬戶制度改革,將銀行個人賬戶分為不同權限等級的三類賬戶。其中,
Ⅰ類賬戶為全功能賬戶,即日常所用的借記卡或儲蓄存折;
Ⅱ類賬戶具備“理財+支付”功能,可以是電子賬戶也可配發銀行卡;
Ⅲ類賬戶則只能進行小額消費和繳費支付,基本屬于電子賬戶。
形象地說,三類銀行賬戶就像是3個不同資金量的錢包:
Ⅰ類戶是“錢箱”,個人的工資收入等主要資金來源都存放在該賬戶中;
Ⅱ類戶是“錢夾”,個人日常刷卡消費、網絡購物、網絡繳費通過該賬戶辦理,還可以購買銀行的投資理財產品;
Ⅲ類戶是“零錢包”,尤其適用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
2016年9月30日,央行發布通知,
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每個人在每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I類賬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
Ⅱ、Ⅲ類戶開戶手續簡化
本次《通知》對賬戶管理進行了優化,其中簡化了開戶手續,明確個人通過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驗證方式登錄電子渠道開立Ⅱ、Ⅲ類戶時,如綁定本人本銀行Ⅰ類戶或者信用卡賬戶開立的,且確認個人身份資料或信息未發生變化的,開立Ⅱ、Ⅲ類戶時無需個人填寫身份信息、出示身份證件等。在此之前,開立Ⅱ、Ⅲ類戶需要驗證個人身份信息。
在提供便利開戶的同時,文件并沒有放松客戶身份識別要求。對于開立Ⅲ類賬戶,《通知》規定,必須綁定已經實名制驗證的賬戶。
當同一個人在一家銀行所有Ⅲ類戶資金雙邊收付金額累計達到5萬元(含)以上時,
應當要求個人在7日內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并留存身份證件復印件、影印件或影像,登記個人職業、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地址、證件有效期等其他身份基本信息。
《通知》優化改進Ⅱ、Ⅲ類賬戶
開立Ⅱ、Ⅲ類賬戶方面
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同一銀行法人為同一個人開立II、III類戶的數量原則上分別不得超過5個。
在使用方向上,“積極引導個人使用Ⅱ、Ⅲ類戶替代Ⅰ類戶用于網絡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利用Ⅱ、Ⅲ類戶辦理日常消費、繳納公共事業費、向支付賬戶充值等業務。”?
Ⅲ類戶限額方面
《通知》要求重點推廣應用Ⅲ類戶。在滿足反洗錢、反詐騙要求的前提下,放寬Ⅲ類戶的使用限制。Ⅲ類戶賬戶余額上限從1000元提升為2000元,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日常小額支付需求。
Ⅱ、Ⅲ類戶取現方面
《通知》規定,Ⅱ、Ⅲ類戶可以通過基于主機卡模擬(HCE)、手機安全單元(SE)、支付標記化(Tokenization)等技術的移動支付工具進行小額取現,取現額度應當在遵守Ⅱ、Ⅲ類戶出金總限額規定的前提下,由銀行根據客戶風險等級和交易情況自行設定。
Ⅲ類戶發放貸款方面
此前無貸款功能的Ⅲ類賬戶權限被放開。根據新規,銀行可以向Ⅲ類戶發放本銀行小額消費貸款資金并通過Ⅲ類戶還款,但Ⅲ類戶不得直接透支。而在此之前,只有Ⅰ、Ⅱ類戶有此權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