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職場青年的夢想與現(xiàn)實

    2018-10-12 07:59: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邊奮斗一邊期待,一邊懷疑一邊堅持

    每天有無數(shù)個理由想辭職,但總在最后一刻,找到說服自己留下的理由。近日,漫畫長圖《想要辭職的第896天》刷屏朋友圈,生動表現(xiàn)了職場青年愛恨交織的復雜心情。

    漫畫里,勞累一天的女孩望著窗外華美的夜景,笑著告訴媽媽自己在遠方的城市一切都好,內心獨白卻是“只是這份美麗,并不屬于我罷了”。

    殘酷的職場潛規(guī)則、經典的職場段子,讓讀者時而唏噓時而捧腹。細細觀賞下來,竟發(fā)現(xiàn)這還是一份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職場生存指南,年輕人渴望改變卻又害怕改變,渴望精彩卻還是重復昨天的種種糾結,一切都被一點點剝開。

    創(chuàng)造這個爆款的團隊,也是職場青年。負責人鞏金鵬31歲,助手霍瑞杰26歲,胡曉莉24歲。

    一天深夜,結束了一天工作,走出中關村辦公大樓的胡曉莉,忽然被燈火通明的辦公大樓觸動,“原來在這座城市里,大家的工作壓力都這么大!”

    因為這個深夜里迸發(fā)的靈感,團隊策劃了整整3周。經過邏輯化梳理,決定用漫畫長圖的形式表達。精心制作的作品,通過粉絲基數(shù)7000多的公眾賬號推送后,引發(fā)網友強烈共鳴,閱讀量很快突破了400萬次。

    網友紛紛講述職場故事、表達職場心情,留言近萬條。“我們會花時間整理留言,找出真正有價值有情懷的部分,還原生活本質與人性真實,將善意無限放大。”鞏金鵬說。

    正如漫畫描述的,青年們在職場中,一邊奮斗一邊期待,一邊懷疑一邊堅持。“所幸,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推文之外,是更多真實的人生。

    木子 26歲 研究生畢業(yè)

    進入職場463天

    凌晨時分,結束一天的工作,木子踏上回家的路。北京初秋的午夜,有中年人在悠閑地散步,有小情侶在甜蜜地吵架,也有穿白襯衫打領帶的斯文小伙子醉倒在樹影里。三環(huán)路上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大都市的繁華和便利,是木子夢寐以求的。

    上學時,就聽無數(shù)人說“學新聞,最理想的工作是去媒體”。2017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后,木子懷揣夢想從山西來到北京,年輕、有學歷,找工作卻并不順利,接連碰壁讓她明白,北京年輕有趣的靈魂太多,要得到心儀的工作,還需要人脈和資歷。

    錢包見底時,木子進了一家規(guī)模不大的新媒體網站。“曾經以為第一份工作會為了夢想,結果還是敗給現(xiàn)實”。

    工作內容對木子來說并不難,大部分時間瀏覽網絡尋找熱點,從網絡新聞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或者可以“炒作”的信息,把這些信息加工整合成“深度稿”,并配上吸引眼球的標題。

    “沒有吸引人的標題,再好的文章也容易被淹沒在互聯(lián)網的大海里,連泡泡也不會冒一個。”即使內心對新聞價值有著清晰的判斷,木子也不得不隨波逐流,為了制造爆款時常做“標題黨”,畢竟,平臺需要流量,流量就是金錢,而這也直接關乎自己的錢包。

    有時還會接到合作方或廣告客戶的活兒。經常為了如何把一條廣告寫得像新聞、有創(chuàng)意而絞盡腦汁,既要好又要巧。“無數(shù)次推倒重來,直到被虐得發(fā)狂”。

    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木子在公司旁邊租了房子,走路就能到的距離。東三環(huán)寸土寸金,要享受交通的便利總得犧牲點什么,木子犧牲的是獨立的空間。中介把三居室的客廳改造成臥室,變成四居室。木子和一個女生合租其中的一個房間,分攤的房租是1800元。

    這1800元,幾乎是木子三分之一的工資。“因為住戶太多,廚房簡陋,一日三餐基本靠外賣解決,一天60多元。”當初接受這份工作是為了過渡,如今卻成了典型的月光族,這讓木子的心理壓力與日俱增。

    和同學通過微信群分享彼此的工作和生活時,木子發(fā)現(xiàn),有同學在外地工作半年后,果斷回老家省會城市,找了穩(wěn)定的國企工作。

    木子卻打算以后一直留在北京。“不想窩在老家的小縣城里。大都市交通發(fā)達,文化多元,人在這里待久了,視野也變得寬闊,說白了還是眷戀大都市的繁華和便利。”

    從前,聽說北京是節(jié)奏最快的城市,一年多時間,木子深切感受到了。“每天忙碌之余,我會盡可能學新東西,充實自己,等條件成熟就跳槽。”因為這個小小的目標,即使走在深夜的街頭,木子的心里也總是充滿希望。

    北京的霓虹燈下,棲息了最年輕的靈魂,也藏了無數(shù)個夢。

    羽涵 22歲 本科畢業(yè)

    進入職場72天

    坐在工位上,羽涵時常覺得恍惚,總覺得窗外還是教學樓邊的常青樹。扭頭向窗外望去,高聳入云的寫字樓遮擋住整片天空。耳邊響起同事噼里啪啦的打字聲,羽涵才回到現(xiàn)實,如今自己是北京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的新員工。

    一切都新鮮而局促。還記得第一天到單位報到前,她花半小時扎馬尾辮,生怕落下一絲碎發(fā);又花1小時熨燙了白襯衫和褲腳,將皮鞋擦得一塵不染。那時的她,還沒經歷過北京早高峰的地鐵站,也不知道洶涌的人流會把她出門前收拾妥帖的一切“打回原形”。

    “第一天就不是我設想好的樣子。”羽涵狼狽地“逃離”了早高峰的地鐵,整理好翹起的衣領和毛躁起來的頭發(fā)。踏入寫字樓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同事穿著都很休閑,一身正裝的她顯得格外拘謹。

    入職后,羽涵與同事彼此熟悉,大家偶爾約著看歌劇吃火鍋、逛街買衣,生活也多了不少樂趣。隨之而來,是日漸繁重的工作。

    最近,領導安排她在一天之內完成公司一項緊急任務的材料準備。晚上8點,羽涵眼冒金星地把完成的材料發(fā)給領導,只等到領導一句“做得太差,再改重發(fā)”。

    那一瞬間,她突然就趴在桌上哭得稀里嘩啦。“真想辭職,工作壓力太大了。”她打開手機,想給父母打電話,可電話接通的前一刻,她掛斷了。

    羽涵想起34年前的母親,那時母親家境貧寒,初中畢業(yè)的她要幫家里撫養(yǎng)8個未成年的兄弟姐妹,她只能去工作。高強度的工作和周圍人的輕視讓她身心俱疲,無數(shù)次想不干了,可家里經濟的窘迫又讓她必須堅持下去。

    母親開始了10年夜校生活,白日里抬鐵板、去食堂幫廚,晚上補習。多年后,終于拿到了大專文憑,羽涵出生后,母親又到東北大學進修工商管理專業(yè)。

    羽涵到北京上班前,母女倆在桌子前面對面坐著,“寶,從小到大,你都是獨生女,爸媽把你寵壞了。去工作,別任性了,多學習,有空看能不能進修碩士學位。”母親甚至逼著羽涵,當面把QQ昵稱由“織夢者”改成“明天會更好”。

    想到這些,羽涵渾身一顫,跑到衛(wèi)生間擦掉眼淚,洗了把臉,繼續(xù)修改材料。“真丟人,還好沒人看到”。

    田天 24歲 本科畢業(yè)

    進入職場547天

    田天的長發(fā)始終沒有留起來。每當頭發(fā)長到勉強能扎起來,她總是“剪掉愁絲,重新開始”,看到鏡子中又清爽起來的發(fā)型,她覺得工作上的麻煩事仿佛也清爽起來。

    兩年前,22歲的田天沒和任何人商量,提著包就從學校“闖到”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先做了一年銷售,后來又轉崗HR。頭發(fā)的長度一直那樣,唯一改變的是被染得微黃,燙起微翹的發(fā)尾。

    從來喜歡素面朝天“自然美”的她愛上了濃烈的口紅,“顏色越鮮艷越愛。”她的衣柜里填滿了正裝,大部分是公司發(fā)的,公司上班時間要求統(tǒng)一穿著。從來喜歡“黑白灰”色系的酷女孩,雖然嘴上說著無所謂,但休息日有時卻穿得“姹紫嫣紅”。黑色T恤依舊是她的最愛,不過上面多了醒目的白色大字“懶得加班”。

    前段時間家鄉(xiāng)的閨蜜結婚,田天“破天荒”穿起了粉紅色超短裙,她看著閨蜜手持捧花一臉幸福的模樣,情不自禁露出大大的笑容,可笑著笑著,卻笑出了眼淚。

    “爸媽,我想回家,只想在床上躺著,什么也不干。”剛擠完地鐵回到出租屋的她,撲倒在床上,語速遲緩。剛剛忙完一波校招面試,結果公司又開始績效考核,不加班才是值得驚奇的日子。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田天喜歡這歌詞5年,“即使內心早已兵荒馬亂”,但她在同事面前還是笑瞇瞇的模樣,甚至比平時更耐心地對待微信里“難纏的客戶”。

    她有兩個微信賬號,一個用于工作,一個用于生活,工作微信里有4000多個聯(lián)系人,備注上公司職位姓名一應俱全,分類儲存。她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更新朋友圈,“正能量滿滿”,但除了例行公事和刻意維系的人脈關系,無一人可稱之為“閨蜜”。生活號里有她在意的人,不過在世界各地奔忙,熟悉到骨子里的朋友也逐漸陌生。“最后只剩下電話那頭不時懟我的父母”。

    對田天而言,“秋招是場硬仗”,加班回家后,她翻箱倒柜地收拾行李。第二天,她拖著行李箱繼續(xù)上班,下班直接去機場,飛往外省安排宣講,給公司招實習生。“前段時間就是太閑了才開始想入非非,真忙起來就好了。”田天又恢復了平時雷厲風行的模樣。

    楊濤 32歲 研究生畢業(yè)

    進入職場3315天

    楊濤的朋友圈,通常只有兩個主題:健身和英語。

    9年前,剛畢業(yè)的他一頭扎進健身圈。第一份工作可以用“完美”形容。當時在《健美先生》雜志社當流程編輯、欄目編輯,主要負責訓練、營養(yǎng)等欄目,“把興趣變成工作的感覺其實還不錯”。

    因為有一些外版內容的合作,楊濤常做一些編譯工作,鍛煉出翻譯健身專業(yè)內容的能力。

    業(yè)務做熟了,心開始不安分起來。2014年,看到微信公眾號發(fā)展迅猛,楊濤和原來《健美先生》的同事,還有幾位熱愛健身的朋友一拍即合,轉戰(zhàn)自媒體。

    借用了朋友的辦公室,憑借之前積累的一些廠商資源,5個人風風火火地干起來。

    起初,人力和財力都不足,雖然會有一些健身廠商提供贊助,但遠遠不夠。為了創(chuàng)收,還幫兩家營養(yǎng)品廠商運營微信公眾號。

    “最開心的是越來越多健身愛好者關注了我們的公眾號。”2016年,他的團隊參加浙江省湖州市健美健身比賽的賽事報道,得到主辦方、參賽選手和健美健身愛好者的肯定。

    “聽到粉絲的鼓勵,覺得整個團隊沒白忙活。”

    經過幾年的摸索,楊濤感到健身自媒體的商業(yè)化運營,距離成熟還需要時間。“不少健身公眾號直接或間接去做商城,如銷售運動營養(yǎng)補劑、小的健身器械等,但靠賣產品能養(yǎng)活自己的并不多,多數(shù)還是靠粉絲增長后,通過接廣告和軟文來賺錢”。

    楊濤的健身微信公眾號,主要收入是靠報道比賽的贊助。但有些項目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為籌集不到資金,最后只能放棄。

    作為創(chuàng)業(yè)公司,薪金水平不會很高,而健身傳媒需要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業(yè)務開展也變得艱難。

    創(chuàng)業(yè)時,每月只有三五千元的收入,面臨結婚生子的楊濤選擇放棄,加入一家運動營養(yǎng)補劑企業(yè),年收入20萬元左右,在北京,這個收入至少可以養(yǎng)家。“我舍不得離開這個行業(yè),以后還想在健身行業(yè)做一些事情,比如開健身工作室”。

    幾天前,楊濤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女兒的出生照。夢想被暫時擱置了。(袁瑞)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關鍵詞: 職場

    上一篇:網購陷阱多多 要注意了

    下一篇:“通勤難”讓上班像取經一樣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成a人片7777|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www.亚洲成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