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散文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情感和靈活的寫作風格。
2、“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時期。
3、《辭海》認為我國自六朝以來,為了區分用韻和駢文,凡是不押韻或不重排偶的散文文章(包括歷史典籍),統稱為“散文”。
4、然后是指除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5、散文特色
6、形散而神聚:“形散”不僅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還指自由不拘一格的結構;“靈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貫穿全文的線索。
7、散文作家和作家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他們寫的是情感體驗。
8、情感體驗是“不可分割的神”,而人和事是可有可無的,或多或少是“分散”的“形”。
9、“形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描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可以以物傳情,可以發表評論,作者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自由調整和變化。
10、“走神”主要來自散文的立意,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達方式多么靈活,都是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的。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