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范坤鵬
“在關鍵時刻,我們能感受到政府就在身邊,而且很快解決了企業的急難問題。”近日,清研銳為(洛陽)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建生回想起年前尋找鋼軌銑磨車試驗場地時,當地政府傾心傾力幫助他們解決難題的情景,感慨不已。
王建生介紹,去年,香港一家公司向他們采購了一臺鋼軌銑磨車,要求在今年下半年交付。“時間緊、任務重,車輛交付前需要做‘1000公里自走行和1000公里被拖行’的出廠驗收試驗,但我們沒有合適距離的軌道線路,試驗遲遲無法進行。”王建生說,在去年年底召開的洛陽市委經濟工作座談會上,他開門見山道出了困難所在。
洛陽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得知情況后立即拍板支持,市“萬人助萬企”辦公室聯絡員第一時間與洛陽市軌道集團進行協調,“該軌道集團決定把他們的試車線免費給我們使用,我們很快就能試運行了,按時交付有保障了。”王建生表示。
一聲訴求,企業無憂。清研銳為順利進行產品試驗,保證了產品即將首次順利進入香港市場,這讓王建生對企業發展信心滿滿。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23年洛陽市“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上獲悉,去年以來,洛陽市堅持“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全市工作大局”理念,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推動活動走深走實,幫助企業解決了一大批難點堵點問題。全市新增包聯企業5253家、問題辦結率100%、開展四項對接583場,累計為7192戶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06.35億元。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類經營主體69.6萬戶,較年初增加11萬戶,同比增長20.01%。
按照新近發布的《洛陽市2023年“萬人助萬企”活動工作方案》,洛陽市將圍繞推動產業發展,共制定26條措施,著力破除瓶頸制約,育優做強龍頭企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產業高質量支撐發展高質量。
一方面,洛陽市梳理謀劃重點優勢產業鏈條,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產業聯盟會長“雙長制”,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適配對接,全年計劃開展產銷對接活動50場;同時,聚焦“風口”產業集群,加快培育鋁基新材料等千億級支柱產業鏈和光電、電子化工材料等百億級產業鏈。
另一方面,突出研發覆蓋,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實施20個以上市級科技創新項目,力爭突破關鍵技術150項。全年計劃實施“三大改造”重點項目480個以上,年度完成投資400億元,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加強“一對一”幫扶。
洛陽市還將持續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力爭全年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加強企業引才和用工服務,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0萬人次,新培養技能人才17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4000人,開展用工對接活動150余場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