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愛奇藝發布新規,宣布從2022年4月1日開始將網絡電影分賬模式由以往的按有效vv分賬調整為按時長分賬。這次愛奇藝分賬模式的升級,可能暗含著電影行業的巨大變革。
這一新規意味著將來投放在流媒體平臺上的電影不能再依靠前6分鐘的電影點播時長分賬,而要按實際點播時長(小時)分賬。很明顯,這將盡可能地保證優質內容的影片獲得更多的分賬票房。而愛奇藝之所以推出這種模式,意在吸引更多高質量影片在愛奇藝平臺投放,而影片通過這種分賬模式獲得更高收益,自然也會更傾向于像愛奇藝這種流媒體平臺。
這也暗示著一種趨勢,那就是,吸引更多電影公司不一定走傳統院線發行道路,而是將優秀影片更多傾向于與流媒體平臺合作發行。
“互聯網電影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屬于核心業務。在全球院線電影不景氣的情況下,網絡電影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和窗口期。”愛奇藝PCG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說道。
在優質影片供給不足、影片種類不夠豐富加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影院大面積暫停營業,導致院線電影市場低迷。根據拓普數據顯示,2022年3月全國總票房僅為9.12億元,其中3月24日的票房甚至低至1063.10萬元。這是近幾年少有的現象。再參考一下國外,2020年北美全年票房僅有20.03億,幾乎是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
而反觀流媒體平臺,如今卻是炙手可熱。根據騰訊在3月發布的財報數據,騰訊視頻在2021年的付費用戶高達1.24億;3月1日,愛奇藝發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愛奇藝2021年總營收達306億元。國外同樣如此,根據美國流媒體平臺奈飛在1月21日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表明,其季度營收高達77.09億美元,比之上一季度增長百分之十六。盡管電影收入只占其中一部分,但這些數據也昭示著流媒體平臺繁榮發展的趨勢。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固然是疫情導致影院關閉,大量觀眾出于安全考慮而放棄在影院觀看電影。但長遠來看,流媒體電影市場的發展壯大是不可避免的,也必然會擠占影院市場,疫情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過程。畢竟數字化時代下,流媒體平臺的方便、快捷、廉價且內容豐富相比影院而言更能吸引觀眾。一些在影院被無視的電影,很可能在流媒體平臺上煥發生機。
例如2017年,畢贛的《路邊野餐》,在影院僅上映十天,票房也只有604萬,然而影片在愛奇藝以付費點播方式上線后,短短兩天內便取得了400萬點擊量。
(路邊野餐 海報)
在這樣的趨勢下,將會有很多電影不一定走傳統的院線發行道路,很可能會出現更多專門拍給流媒體平臺的電影公司,而傳統的電影公司也可能要更多面臨轉型,即將業務方向轉向流媒體平臺。而這些情況實際上早已有跡可循,具有表現在這兩個方面。
&&第一點,影片窗口期越來越短。
往常,對于國內來說,電影窗口期往往是30天左右,但近年來,三十天的窗口期往往形同虛設,部分影片,像《風中有朵雨做的云》是15天的窗口期,《江湖兒女》是13天,而《二十歲》僅有6天。在北美,2020年12月,華納宣布2021年上映的所有影片都將采用影院和流媒體同步上映的方式,直接取消空窗期,其中包括《黑客帝國4》、《沙丘》這樣的大片。盡管一些影片后來沒有如期上映,但這一決定依然提醒著人們變革的到來。
&&第二點,則是一些流媒體平臺直接收購電影公司或者一些電影公司直接成立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2022年3月17日,亞馬遜公司宣布已經完成收購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包括007系列等大批 影視作品版權。而最大受益方無疑是亞馬遜旗下的流媒體平臺prime video;除此之外,老牌電影公司迪士尼早在2017年就撤下其在奈飛的電影,并且成立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Disney+,而一年后華納電影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再看國內情況,2020年10月,由騰訊和恒大等合力投資的恒騰網絡斥資12億港元聯手收購儒意影業,儒意影業自此成為恒騰網絡的全資附屬公司。而后,恒騰網絡改名中國儒意,宣稱將打造世界頂級流媒體平臺。今年3月7日,中國儒意稱預期2021年錄得未經審計凈利潤達人民幣11至12億元,是2020年同期1202萬元的92至100倍。
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在采訪中對未來電影市場發展進行設想,理想狀態下的線上電影交易市場能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第二個支柱”。未來線上觀影的商業模式應與線下相似。片方通過發行公司與平臺對接,觀眾在平臺付費觀看,收入在去掉帶寬等運營成本之后與片方按比例分賬。
盡管流媒體搶占電影發行的趨勢已然勢不可擋,但這并不意味著影院就此走向末路,縱觀歷史,電視、電腦等各種新媒介的出現和普及也從未能將影院打垮,絕大多數電影尤其是大制作影片在發行時仍然會優先選擇院線,說明影院市場對片方來說依然十分重要。2019年,中國影院電影票房達到歷史高峰,因此可以預見的是,等到疫情過去,盡管影院票房不大可能像以往一樣飛速發展,但也只能實現緩慢增長。
需要明白的是,如今的電影市場格局已然改變,觀眾向流媒體平臺大規模遷移是不爭的事實,影院與之競爭已沒有多少優勢,此外,比起影院已有的優質視聽體驗和社交屬性,觀眾更重視內容。影院行業應當意識到這一大趨勢,不應墨守陳規,而應積極尋求應對之策。
參考:大片開始院線,流媒體同步上映,你還會去電影院嗎?——虎嗅
2021年Q4流媒體現狀分析:大屏終端依舊是主要流量陣地——騰訊網
(題圖來源: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
上一篇:燒腦又玩命,假期就看它了
下一篇:4月春來,這些日本新片值得一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