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越來越近,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不論是電商生鮮還是消費金融,幾乎全國各地的商家已經進入“備戰狀態”,力圖在雙11中分一杯羹。但是,針對淘寶的活動,消費者這邊卻出現不一樣的聲音,“紅包規則太復雜,今年我不買了!”
那么,為什么阿里不惜傷害用戶體驗,也要在雙11預售期間想方設法發紅包呢?前天貓資深運營袁野就從6個方面對雙11成交量來源進行了總結分析。由于原文太長,筆者幫大家簡單概括,直接說結論。
作者從數據和經驗出發,認為雙11拼的是“預熱”,于是想盡一切辦法引導用戶將產品加購物車和收藏,常見的方法就是加購物車送XX優惠券,加收藏返XX紅包。畢竟預熱好不好,直接關系到雙11當天的銷售量。另外,雙11活動會分為主會場和各類目分會場,會場資源可以成就一個品牌或店鋪快速打爆單品。越接近活動結束,沖動型消費越來越多。
經過一番分析后,最終的結論是:踏踏實實做好日常運營才是最重要的,雙11的爆發僅僅是日常所有運營能力積累的集合,不能想著靠1-2次活動而一夜暴富。
其實這也是筆者認同的:大活動就是吸毒,上癮后很難戒掉,有了漂亮的數字卻沒有良好的服務能力,最終還是會被市場所淘汰。
所以,千萬不要先提價再打折出售,拋開天貓官方嚴查不說,關乎信用和商業道德的破壞,一定不能做。其次,不要在雙11后1個月內,價格降的比雙11的時候還低。11月12日0點一過必須改回原價。否則就是在透支一個店鋪的商譽,同時毀壞雙11這個品牌。
希望所有的雙11商家,既然選擇了加入這個狂歡節,就保持良好信用,不要追逐小利而破壞規則。也不要為了嘩眾取寵,把小折扣包裝的像免費似的。
這一次,你欺騙了消費者的心,下一次,你再也賺不到消費者的錢。
原標題:商家藏貓膩,我為什么越來越不愿參加雙11?
上一篇:MACD 買股技巧你知道嗎?
下一篇:了解下公司法人的好處和壞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