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貴圈真亂”這個詞只適用于娛樂圈,沒想到出行圈如今也可以套用了。
之前我們還聊過,共享出行領域的冬天來了,不管是汽車還是自行車嘩嘩倒閉,可是另一邊美團、摩拜卻又大張旗鼓的往里砸錢。而出行界的大佬滴滴也沒閑著,竟然搞起了充電站和地圖……
我只能抱著保溫杯喝著枸杞水,笑看這紛擾的出行圈大戰了。
外賣吃不飽,美團的胃口越來越大
做團購起家的美團,曾經一口吃掉了自己的前輩大眾點評,不過這也只是打打牙祭。創業7年的美團現在融資超過563億人民幣,但就是憋著不上市,而且胃口越來越大,共享充電寶、生鮮電商都插一腳,甚至還有自己的的支付牌照。
美團這種什么火搞什么的業務模式,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就是一種“帶表演性質的創業秀”,但是人家越秀越來勁。今年2月在南京低調上線了打車服務,一腳踏進了網約車市場,如今又在成都試水租車業務,這不是直接和滴滴搶生意么。
坊間有個著名的段子,說程維從阿里離職拿著滴滴打車的原型去找王興要投資,王興看了一眼說了倆字“垃圾”,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嘍,程維的滴滴出行現在是行業巨無霸了,不過王興的美團網發展的也不錯,但是可能曾經的看走眼也成了王興心中的一個遺憾。
所以美團瘋狂的擴張已經延伸到共享出行領域了,先是打車后是租車的,現在又開始狂招共享汽車方面的工程師,勢要把出行領域玩個遍啊。
不過美團也很想得開,試點搞得不少,發現行不通立馬就轉身,前兩天剛剛叫停了“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項目。不知道搞共享出行,美團打算撐多久呢?
共享出行的坑,不是誰都能入的
除了美團,摩拜單車也看上了四個輪子的業務。9月和首汽約車達成了戰略合作,部分城市的APP上已經有了專車和順風車的入口,不過這種互通有無只是初級階段。
摩拜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出行服務部門,獨立主體、獨立業務、獨立融資,這兩天剛和貴州新特電動汽車簽署了協議,雙方就定制摩拜出行共享汽車、助力電動車、建設智能化電動汽車共享平臺以及成立共享汽車投資基金等方面達成合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