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規模正在狂飆,最新的公開數據顯示,其資管規模在11月末超過了6.8萬億;在慣性增長及年末效應之下,進入12月極有可能突破7萬億。
7萬億貨幣基金“位高權重”,占據了整整六成的公募基金資產。這也意味著一旦貨幣基金市場出現相對劇烈的波動,將有可能對公募行業造成較大沖擊,甚至演變為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為此,有關貨幣基金的強監管政策已被提上日程,且在不斷加碼。
如今,7萬億貨基迎來了史上最嚴監管政策,其影響亦在不斷發酵,并推動公募行業的江湖地位重構。
貨基迎來最嚴監管
公募基金即將年滿20歲。在它成長的前十年是權益產品集中爆發的時期,其間伴隨著上證綜指從1000點漲至6000點,顯現了超強的賺錢效應。后十年,權益產品陷入停滯期,取而代之的是貨幣基金的野蠻生長。截至11月末,貨幣基金規模突破6.8萬億,占據公募近6成的份額。
貨幣基金發展中也出現了成長的煩惱,比如機構占比不斷上升、定制化趨勢日趨越明顯。有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市場上 700 只貨幣基金中,機構占比超過 90%的基金便有245只,機構占比100%的有84只。這意味著,在7萬億貨幣中,主要幾只貨幣基金及基金公司一旦集中出現流動性緊張形勢,極有可能引發全面的流動性危機。為此,監管對于貨幣基金的重視度與日俱增。
10月1日起,被業內稱之為流動性新規的《公募基金的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正式實施,該文件對貨幣基金的流動性管理提出了專門的、嚴格規定。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規會造成基金收益率下降、定制貨基的吸引力下降、規模增速下降三大影響。
然而,出人預料的是新規實施近兩個月內貨幣基金規模及收益雙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127家擁有公募牌照的金融機構,累計管理的公募資產達到11.41萬億,其中貨幣基金規模為6.8萬億元,兩者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且貨幣基金占公募基金的比重達到59.64%,該數字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11月份基金市場規模的數據 資料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
流動性新規無法撼動貨幣的狂飆進程一定程度歸因于“年末效應”。進入12月,貨幣基金收益率逐漸上升。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2月22日,585只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高于4%。在權益資產震蕩加劇及債市弱勢整理的大背景下,貨幣基金似乎再一次進入了生長的“黃金時期”。眾多周知,貨幣基金通常是一些基金公司年末沖規模的利器。而這樣的情況也會進一步推動貨幣基金集中度的上升,并增加引發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去年年末,受制于資金緊張的壓力,有機構大幅贖回貨幣基金,險些引發了整個行業的流動性危機。
不過,今年年末似乎又與往年不同,如今監管對于貨幣基金管控的措施正在不斷加碼。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監管機構指導,相關要求主要有18點,被業內稱之為18條禁令。其中包括,貨幣基金,尤其是貨幣基金規模超風險準備金200倍的公司,嚴禁沖規模,沖規模的把控標準在于實質結果導致存量大幅增加,規模控制要從嚴掌控,一旦發現就是嚴懲。不得降低貨幣市場基金的費率進行惡意競爭,萬1或萬2的費率是低于成本的,不能再繼續。不支持快速贖回、T+0、流量導入等任何與嚴控流動性風險或者有違銷售法規的業務,已經備案過的暫時保持現狀,不能再宣傳、不能增加新渠道。公司應對自有資金、墊資做測算,避免流動性風險。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上述政策來得非常及時,有望解決過去多年一直存在的年末以貨幣基金沖規模的頑疾。從長遠來說,上述政策將推動公募基金回歸本源,而不是一味擴大規模、爭取高排名以及借此實現業務的擴張。
江湖地位重構
時間的腳步走近2017年年末,還有數個交易日,2017年度所有公募基金投資業績將正式出爐。而在此之后,公募基金的規模排名也將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及基金業協會公布。
第一財經從多個渠道了解到,有別于以往,今年年末的基金公司排名中,全口徑規模將不再公布;專業機構公開公布的統計口徑主要為非貨幣資產規模排名及有效資產規模排名兩類。截至目前,公募基金的非貨幣資產主要有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以及數量占比極為有限的FOF、QDII。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排名前五分別為工銀瑞信、博時基金、易方達、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對應的月均規模為2483.2億元、2387.24億元、2346.96億元、2216.69億元和2187.99億元。
公募排名統計口徑的變化亦將改變相關公司的行業地位。比如,業內第一大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在剔除貨幣資產后,其排名將在20名以外。按照非貨幣口徑統計,工銀瑞信的“正式”排名將遠超天弘基金;而全口徑排名第7的華夏基金將回到第4的位置;第5位的博時基金將“升至”第二位;第九位的嘉實基金將回到第5位。
除了非貨幣資產排名外,另一種主流統計排名口徑為有效資產排名。根據海通證券定義,“有效規模”是指按照各類型基金的管理費標準化為股票型基金管理費的規模。這意味著,股票型及偏股型混合型基金占比較高的基金公司的排名則會相對較高;而貨幣及債券型基金占比較高的公司排名將有所下滑。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稱,如今監管政策正致力于徹底根治過去多年行業出現的畸形現象,未來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將是投資業績驅動成長這一模式,即回歸業績本源。
原標題:7萬億貨基迎史上最嚴監管,公募基金江湖地位重構
上一篇:曹德旺:當全球老大不過如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