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郵儲銀行將啟動網上和網下申購。公司擬發行51.72億股,網上申購上限為170.6萬股,申購代碼為780658。公司發行價5.5元,發行市盈率9.5倍。
郵儲銀行此次募資總額高達284.47億元,頂格申購需配滬市市值1706萬元,市場預期其有望成為2016以來中簽率最高的新股。
11月14日申購的新股浙商銀行(5.120,0.35,7.34%),中簽率達0.6881%,但網上、網下投資者棄購金額合計達6628余萬元,中簽率和棄購資金總額雙雙創下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銀行26日上市首日盤中即破發,收盤上漲不足1%,也引發了市場對于郵儲銀行上市后破發的擔憂。
不過,作為穩定股價的手段,郵儲銀行本次發行還引入了“綠鞋”機制。這也是A股歷史上第四次、近十年首單引入“綠鞋”機制的IPO發行。中泰證券表示,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意味著新股發行后30天之內,如果股價出現低于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元的資金入場護盤。
在A股歷史上,僅有3單IPO設置了“綠鞋”機制:工商銀行(5.470,-0.09,-1.62%)(2006年)、農業銀行(3.710,-0.02,-0.54%)(2010年)和光大銀行(4.470,0.03,0.68%)(2010年),均在上市30天內全額執行,在“綠鞋”行使期內股價均表現良好,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0%。
同時,為了有效降低市場波動,郵儲銀行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引入了戰略配售機制,戰略配售數量約占發行總量的40%,獲配股票有不低于12個月的鎖定期,且戰略投資者均為愿意長期持股的投資者;二是網下發行安排了鎖定期,70%的網下配售股份的鎖定期為6個月;三是引入了超額配售選擇權。
對于郵儲銀行是否會破發,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對記者分析稱,“浙商銀行破發不代表郵儲銀行一定破發。從AH股的溢價率來看,不算高估,而且郵儲H股的走勢和成交量遠好于浙商銀行H股。對于網上申購,投資者還是可以嘗試申購,由于網下部分機構有鎖定期,因此申購風險可能更大。”
平安證券資深投顧李信軍對記者表示,“郵儲銀行發行量較大,雖然其較H股溢價率不算高,但是不排除破發的可能。即使不破發,上市首日上漲空間也有限。”
機構力挺郵儲銀行。天風證券(8.050,0.59,7.91%)認為,郵儲銀行作為深耕縣域的零售大行,新任董事長為其帶來了更加市場化的機制,代理網點發展潛力巨大,“非常看好”其未來發展。未來6個月合理估值為1.0倍至1.1倍市凈率,對應股價區間為6.59元至7.25元。(陳燕青 吳玉函)
相關鏈接
浙商銀行 上市次日破發
經歷了上市首日過山車式的股價走勢后,11月27日,市場對浙商銀行A股的開盤走勢格外關注。27日早盤,浙商銀行以4.81元開盤,已經跌破4.94元的發行價,截至收盤,報收4.74元,下跌4.63%,全天成交超過14億元。這也意味著,昨天未賣出的中簽者,每簽虧損達200元。根據總股本計算,浙商銀行A股的總市值為1008億元,較最高點的1080億元縮水72億元。公開信息顯示,今年10月29日,渝農商行(5.980,0.00,0.00%)上市首日開盤僅半小時就打開漲停,次日破發。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