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花千骨》等爆款影視作品在業內嶄露頭角的慈文傳媒,沒能將二季度的盈利延續。10月28日晚間,慈文傳媒正式發布202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9月,慈文傳媒共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減少60.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828.25萬元。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慈文傳媒方面在公告中表示,營業收入項目年初到報告期末數出現同比下降,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可確認收入減少所致。而今年前三季度,慈文傳媒主要確認了存量劇集的多輪發行收入和聯合出品項目《三叉戟》《重啟之極海聽雷》《勝算》及《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的收入。
事實上,今年以來,慈文傳媒一直背負著沉重的經營壓力,雖然在二季度實現了盈利,但盈利規模相對有限,而到了三季度,慈文傳媒的虧損規模則繼續拉大。
影評人劉賀表示,今年影視行業整體承受較大的沖擊,使得不少公司的業務規劃均未能按照預期進行,這也將影響到相關公司的業績表現。
慈文傳媒創始人、首席內容官馬中駿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疫情期間影視公司應該修煉內功,適應時代的變化,“不能為了拍戲而拍戲,心里要有觀眾”。
從慈文傳媒的布局來看,多元化業務似乎是其適應時代變化的策略之一。
2015年,慈文傳媒斥資11億元全資收購贊成科技,該交易完成后,慈文傳媒新增移動休閑游戲研發推廣業務和渠道推廣業務。此后,慈文傳媒在文化科技領域不斷布局。2019年12月,慈文傳媒宣布與清華控股成員企業科創智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慈文傳媒董事長吳衛東透露,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以共建文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的方式,探索5G、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尖端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同步開發資源導入和生態搭建的創新模型,締造涵蓋影視、動漫、游戲、科技、文旅、教育等領域的泛娛樂產業高地。
不可否認的是,文化科技背后蘊藏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但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也不容易。以游戲為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已成為事實,且頭部公司已搶占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據慈文傳媒財報,2018年游戲產品及渠道推廣業務還曾實現收入1.77億元,但到了2019年,便僅為3344.3萬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游戲業務業績同比繼續下滑。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認為,目前不少內容公司均試圖借助VR、AR、5G、云游戲等創新科技,來尋找更多的市場契機,因此慈文傳媒布局“文化+科技”也是順從著發展趨勢,但此時應更注重以高質量內容為核心、科技為輔。
除了文化+科技以外,慈文傳媒也在布局當下火熱的MCN領域。且在今年5月,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宣布成立MCN專業委員會,慈文傳媒正是聯合發起單位之一。
對此,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表示,影視公司布局MCN一方面可以帶動旗下藝人的曝光度和流量,另一方面可以嘗試與影視內容結合尋找收入增加的空間。
但MCN市場也并非能給所有入局者帶來高額收入。公開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MCN市場規模將達到245億元,同比增速100%,但市場整體增長的背后,則是九成左右的機構處于虧損狀態。
針對后期將如何提振業績、文化與科技融合等領域又會如何布局等方面,北京商報記者聯系慈文傳媒方面,截至發稿時,暫未得到回復。
而在曾榮看來,當下各種與網絡相關的業務正快速發展,但同樣也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在等著入局者,若想脫穎而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打磨業務來穩固市場地位。(鄭蕊)
上一篇:錦江投資前三季度投資收益減少
下一篇:大通燃氣基本每股收益0.020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