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剛路機(300103.SZ)發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據財報披露,公司實現營收2.34億元,同比下滑20.31%;歸母凈利潤1921.39萬元,同比下滑55.66%。歸母凈利潤下滑的幅度遠大于營收。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對此,達剛路機表示,營收下降是受上游行業產能影響,公司部分訂單難以在報告期內完成交付,以及公司在斯里蘭卡工程項目接近尾聲,導致工程完工量同比減少。而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則是因為此前公司實控人贈與員工股份,從而使得凈利潤減少823萬元左右,同時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145萬元左右。
與此同時,公司還公布了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48.1萬元—335.31萬元,同比下降幅度為95%-65%,業績下滑幅度繼續擴大。這是由于公司斯里蘭卡工程項目接近尾聲的同時,理財收益也同比減少所致。
也就是說,公司或許沒有接到更多的國外訂單,導致一個項目完工后,業務快速收縮。事實上,早在2014年和2015年,斯里蘭卡的工程項目就是公司的一塊重要收入。該項目是達剛路機在工程領域的一個嘗試,包括設計規劃、設備、施工都是達剛路機自己的。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股價低開1.9%,午后股價一度跌停,最終收盤跌幅為8.9%。值得注意的是,與其業績下滑截然相反的是,公司股價自今年以來,已從7.5元漲到如今的11.33元,漲幅超過50%。
一直存在產能不足問題
達剛路機是一家從事路面機械生產的公司。主要產品為智能型瀝青灑布車。其產品出口包括俄羅斯、印度、巴西、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在內的36個國家。
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在筑養路行業里,公司在技術方面是具有優勢的,甚至有些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但達剛路機主要的問題在于產能不足。”
資料顯示,我國環保稅法自去年1月正式實施以來,全國各地政府逐步加強了對工程機械環保性能的監管力度。環保政策加強的同時,推動了機械行業向著更好地滿足環保要求的方向發展。從而前期的老舊設備正在逐漸被淘汰,這給市場創造出大量的需求。并且,我國新建公路工程規模雖然已趨飽和,但道路的養護業務卻一直在增長。
但是,此時的達剛路機,在經營方面就顯得保守了。本該是大膽的擴充、調整產能的好時機,公司卻一直猶豫著,直到近期才開始有所行動——年報中表示,面對筑養路機械行業在環保方面的發展趨勢,公司及時調整業務結構,設立了智能化數據中心。今后,公司將逐步完成智能服務系統的全系產品接入。
這次調整或許是公司搭上了更新換代以及養路需求的末班車。
涉足環保行業
在1月30日晚間,達剛路機披露了《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預案》,預案內容顯示,公司通過現金方式作價5.8億元,向錦勝升城購買其持有的眾德環保52%股權。自此,眾德環保成為達剛路機的控股子公司。而標的公司給出的業績承諾也十分可觀——眾德環保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億元、1.2億元、1.3億元,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5億元。
資料顯示,眾德環保是一家以廢料廢渣為原材料,從事有色金屬綜合回收的環境治理企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10月,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收5.8億元、7.1億元和8.8億元,各期凈利潤為2569萬元、4737萬元和5025萬元。由此可見,眾德環保近年來主營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并且其營收是達剛路機的4倍,利潤也是它的兩倍多。
當時達剛路機在公告里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能夠快速進入環保業務中的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領域,將形成高端公路筑養路機械設備制造和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雙主業經營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收購已經是達剛路機對眾德環保的第二次“追求”。早在去年5月,公司就對眾德環保發起收購,但后又宣告終止,不過,在并購終止時,達剛路機就曾表示,待未來條件成熟后將會再次考慮對眾德環保的收購事宜。果然這次兌現了諾言。
總而言之,對于筑養路行業,公司雖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仍需面對產能不足、全球經濟放緩導致海外訂單減少等問題。
而在環保領域,一方面最近幾年新進入者眾多,導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該行業對政策的依賴度較高。這些都給公司未來的新業務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