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整理 / 海報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磊
" 鳥中熊貓 " 彩鹮首次現身東莞記者 4 月 17 日從東莞市謝崗鎮獲悉,近日有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東莞市謝崗鎮黎村發現罕見的鳥類品種——彩鹮,這也是其首次現身東莞。(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余寶珠)詳情→
茂名:139 萬畝荔枝已開始掛果茂名 139 萬畝荔枝已開始掛果,生機盎然。特別是高州根子鎮柏橋古荔園,千年古樹至今造福于民。記者近日走訪柏橋種植園看到,穿越千年,古荔樹滋潤了這片土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為茂名寶貴的文化符號,見證著一代又一代茂名人的守護精神。(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全良波)詳情→
韶關曲江沙溪鎮:小菌菇撐起 " 致富傘 "沙溪鎮近年來依托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發展優勢,以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為全面振興菌菇產業,沙溪鎮還于 2022 年在長坪村成功引進秀珍菇培育項目,當年投產當年收益,其培植的秀珍菇銷往粵港澳大灣區、上海、重慶等地,年產值逾 400 萬元。(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詳情→
肇慶德慶:肉桂飄香 助農增收致富德慶農民熟悉肉桂生長習性,掌握肉桂種植管理技術,并依靠種植、加工、銷售肉桂走上發家致富路子。目前,德慶縣全縣肉桂種植面積達到 63.67 萬畝,年產值約 21.52 億元,約占全省的 37%,桂皮年產量 13.67 萬噸,桂油年產量約 130 噸,大部分肉桂產品遠銷到德國、印度、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市場青睞。(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再睿)詳情→
清遠英德:打造麻竹筍百億產值產業2022 年清遠市提出要力爭用 3 年左右的時間著力推動西牛麻竹筍等五大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截至目前,英德全市麻竹種植面積達 80 萬畝,2022 年麻竹筍鮮筍產量約 105 萬噸,產業綜合產值達 40 億元,帶動從業人員 8 萬多人,成為全國麻竹筍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區。(張文 李程 黃振生)詳情→
陽江陽西:上洋西瓜節活動舉辦4 月 15 日,2023 年陽江市陽西縣上洋西瓜節全媒體活動在上洋鎮的西瓜驛站啟動,以 " 瓜 " 為媒,通過舉辦線上線下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大對上洋西瓜的宣傳力度,推動西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戴靈敏)詳情→
梅州:茶葉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打響 " 嘉應茶 " 品牌近年來,梅州市茶葉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目前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 1/4,產量 2.77 萬噸,目前建設了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 5 個省級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園。同時,梅州在提升品質、研發新品和打造品牌等方面積極探索,進一步打響了梅州 " 嘉應茶 " 品牌。(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丘銳妮)詳情→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設計 | 李金寶
責編 | 黃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