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對前列腺癌患者臨床療效到底孰優孰劣?
(資料圖片)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與腹腔鏡相比,機器人手術能降低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并在術后尿控恢復率和性功能保留率方面具有優勢。
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外科學雜志》,長征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馬江磊為第一作者,任善成為通訊作者。
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急劇上升,已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男性惡性腫瘤。前列腺癌根治術是治療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傳統的開放手術存在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并發癥多等缺點,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身體和心理負擔。
自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報道以來,腹腔鏡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已迅速發展并成為傳統開放手術的替代方案。
近年來,隨著機器人手術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前列腺癌根治術迎來了新的突破。機器人手術系統具有高清立體視野、放大圖像、濾除手顫、可轉腕機械臂等優勢。然而,與腹腔鏡相比,機器人手術是否對前列腺癌患者的功能保護和癌癥控制更加有利,尚缺乏高水平的研究證據。
任善成團隊作為國內開展機器人手術最早、完成例數最多的團隊之一,目前已突破3000余臺,單機手術量全國領先。任善成主刀完成各類泌尿系統腫瘤機器人手術超過2000例,開展了亞洲首例單孔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和經會陰前列腺癌根治術等多項創新技術,大大降低了術后尿失禁發生率。
為進一步探索和評估機器人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療效孰優孰劣,2022年3月,任善成團隊從國際數據庫篩選出46篇文章,對隨機對照試驗和非隨機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任善成介紹,該研究包括16700名患者被納入分析,其中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組有10061名患者,腹腔鏡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組有6639名患者。
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和非隨機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與改善功能結果相關。從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結果來看,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在總體尿控恢復率、總體勃起功能恢復率、術后1個月時的尿控恢復率、術后3個月時的尿控恢復率、術后6個月時的尿控恢復率、術后3個月勃起功能恢復率、術后6個月勃起功能恢復率和12個月勃起功能恢復率等方面優于腹腔鏡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這與非隨機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一致。當進行敏感性分析時,結果基本保持不變,但研究之間的異質性大大降低。
任善成介紹,與腹腔鏡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相比,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可以改善患者術后功能結果。此外,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在圍手術期和腫瘤預后方面具有潛在優勢。
作者:李晨琰 王根華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