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發布會現場。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5月8日訊(記者 張琦)5月8日上午,秦皇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就應急管理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召開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應急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秉承“親企惠企助企,全心全力全程”服務理念,聚焦優化政務服務、嚴格規范檢查、公平公正執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監管方式,提高執法效能,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聚焦優化政務服務,做到便民利企有態度有速度。在秦皇島市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和開發區四個考試點配置自助制證機,實現特種作業人員考試通過后1個工作日即可就近自助打印有效證件。引導秦皇島市1家安全評價機構、1家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20家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入駐安全生產中介服務網上“超市”,方便企業網上比對、網上選擇,促進中介機構規范公平有序競爭。在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書延期、“三項崗位人員”(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復審或者換證屆滿前3個月,以短消息或微信形式向企業或個人進行延期、復審、換證提醒提示,避免了因證書過期造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斷檔”。提前30天向“黑名單”管理期限屆滿的企業發出提示函,主動摸排企業整改情況并及時移出,幫助企業及時消除不良影響。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方式,依法主動公開205項涉企政策、信息,讓市場主體能第一時間了解最新政策,平等參與市場活動。鼓勵公眾通過政務服務熱線12345、安全生產舉報熱線12350舉報反映問題,做到簡單訴求當日答復,復雜問題按時答復。今年以來共受理咨詢326件,100%立即答復;受理投訴24件,100%按期反饋。
秦皇島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天興礦業進行檢查指導。
聚焦嚴格規范檢查,做到安全監管有強度有精度。建立安全生產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清單,對一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首次出現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處罰。建立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回訪機制,聽取企業對安全生產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企業建章立制、解決實際困難,形成監管部門和企業之間的良性溝通機制。將執法檢查納入信息化系統管理,原則上一家企業對應一個監管科室或執法大隊,重點企業執法檢查原則上每年不超過兩次,一般企業實行“雙隨機”執法檢查,對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和安全生產誠信等級A級企業實施執法檢查,需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有效避免了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做到了對企業“無事不擾”。制發《秦皇島市應急管理局專家管理辦法》,規范專家使用程序和選派機制,有針對性地組織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及專家深入50家企業開展安全“會診”和“安全幫扶”,實施精準化安全服務,指導幫助企業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每季度召開應急管理部門與監管服務對象對話會,與企業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訴求,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持落實特定時限安全提示制度,加強對企業應急預案制定、修訂及無腳本演練的指導,完善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和能力建設,全面提升企業應對處置突發事件水平。
聚焦公平公正執法,做到監察執法有力度有溫度。制定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等行業領域標準化執法檢查表單,實行照單檢查、照單執法,防止任性執法。嚴格履行執法告知制度,執法檢查前將有關事項提前告知企業,引導企業自查自糾,對企業自查發現正在整改的問題隱患不再處罰。將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納入信息化系統,實施處罰時嚴格執行、全程留痕,并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自由裁量標準的適用,逐項解釋告知企業。分行業制定非現場監管執法和網上巡查工作計劃,明確巡查具體內容及處置方式,將網上巡查發現的異常情況、問題隱患、預警報警信息作為執法的重要線索和依據,逐步提升非現場執法比重,減少現場檢查對企業的干擾。緊盯廉政風險點,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采取暗查暗訪、企業回訪、隨機抽查等形式進行監督檢查,堅決杜絕暗箱操作,切實做到廉潔高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