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這組橫跨7年的對比照太震撼!原來童年形成的情緒底色,對人一輩子的影響這么大! 今頭條

    2023-05-15 09:55:20 來源:CC爸媽

    前兩天,我正帶DD在小公園的沙堆里挖呀挖呀挖。


    (資料圖片)

    一個不小心,鏟子杵到了手指,估計太疼,DD作勢就要哭。

    我走過去檢查了下,擦破點皮、能活動,對著手指吹了口“仙氣兒”,讓他繼續玩。

    結果旁邊一個奶奶見狀,三步并兩步的走來:哎唷,不得了了,破皮可不能大意,趕緊給他洗洗包上...

    即將歸于平靜的DD,哇的一聲~

    我怔在原地一臉懵,嗯,親媽像后媽。

    事后想想,這事兒挺有意思。

    我發現, 同一件事,人們的反應大不相同。

    比如:

    接了新工作,有人意氣風發,準備大干一場,有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孩子闖了禍,有人大發脾氣、指責謾罵;有人心態平和,笑笑了事。

    人們總說是事兒大小引起的慌亂度不同,其實不是。

    容易緊張的人,永遠焦慮;而心態平和的人,什么事都放松。

    01

    覺察自己的情緒底色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一個詞,叫 情緒底色

    一位名叫Peter Funch的攝影師,從2006年到2011年堅持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抓拍行人。

    偶然一次,他發現自己拍到過幾次相同的人物,而這些人,盡管穿著打扮不同, 但幾乎都呈現出了和之前一致的表情和神態。

    開心的依舊開心、憂愁的依舊憂愁,迷茫的也依舊迷茫...

    這組橫跨7年的對比照,讓我深感震撼。

    我們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喜怒哀樂總會輪番上演。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總會有一層情緒底色,在影響著我你對事物的看法。

    就像是,半杯水理論。

    悲觀者說,只剩半杯水了;而樂觀者說,還有半杯水呢。

    如果沒有外力的干預和自我的覺察,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會一直保持一套同樣的情緒模式。

    此刻的你,不妨先停下來想一想,生活中你或家人,更習慣于哪一種情緒模式?

    是大多時候都是正向、積極、放松的情緒,還是更容易焦慮、憤怒,甚至抑郁?

    02

    不同的情緒底色,不同的家庭氛圍

    其實不管是哪種,我們都需要警醒的是: 孩子也會受我們的影響,產生類似的情緒底色。

    你是個放松的人,孩子多半更容易感到快樂;你凡事先焦慮,孩子多半遇事就緊張。

    辦公室有個女孩兒跟我們分享:小時候闖了禍,別人家都是追著孩子一頓暴打,但她在父母那里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 “沒事兒”

    跟小伙伴玩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 沒事兒,我去看看,賠一塊不得了。

    周末遠房表姐來訪貪玩作業沒寫—— 沒事兒,一兩次作業沒寫,還能考倒數咋的?

    小時候意識不到這個詞多有“力量”,只知道自己是周邊孩子最羨慕的那個對象。

    等到大了,越發覺得, 父母給她傳遞的情緒能量可真高啊。

    學做飯,菜炒的齁咸齁咸,媽媽卻說:“沒事兒,再放上點土豆、玉米啥的,改亂燉。”

    學車的時候,科目二考三次都沒過,爸爸卻說:“沒事兒,不三年時限呢嗎?”

    她說:

    可能你們聽起來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兒,但是父母這些話, 真的給我一種甭管好的壞的,我都給你兜底的安全感。

    我現在就被熏陶出來了,哪怕是遇到不擅長的事兒、一時半會兒搞不定的困難,我也能做到很放松、很平靜。

    你們沒發現嗎,只要情緒沒問題,啥事都簡單。

    確實如此,入職以來,我幾乎沒見她著過急,哪怕臨時出了岔子,她也能淡定的處理好,給我一個可供選擇的Plan-B。

    說來諷刺, 如此松弛的情緒底色,如今并不常見。

    大抵也是教育環境的原因,我身邊的大部分家長,都緊張又焦慮。

    朋友家孩子的班上,最近在經歷一場 “罷師”風波

    有幾個家長,覺得數學老師教的不好,鼓動大家一起投票,換一位老師。

    朋友不解,因為就她的觀察和孩子的反饋來看,數學老師沒毛病啊。是位教齡長,經驗豐富的“老”老師。

    要說唯一的不足,大概就也是因為“老”,不像新生代老師那樣能跟孩子們打成一片,不太親民。但這,并非不能接受啊。

    后來了解才發現,那幾位想要換掉老師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過度焦慮。

    經常在家長群里交流孩子的學習,什么成績又退步了該怎么辦、又加練了多少道題、孩子數學成績總也上不去是不是老師教的問題...

    焦慮到想通過換老師解決問題,說實話我覺得有點“慌不擇路”了。

    再看他們的孩子呢?

    朋友認識其中一個,同一小區的鄰居。

    每次見到他們,都是 媽媽一直挑毛病,孩子始終唯唯諾諾。

    喊他一起玩一會兒,他要看看媽媽的眼色,稍微晚一點就緊張兮兮的要回家。

    想想也是覺得可憐。

    《游戲力》里有一個關于“兩只小雞”的實驗。

    如果同時嚇唬兩只小雞,它們會躺在地上“裝死”好幾分鐘。

    但如果,只嚇唬其中1只,同時讓另1只在旁邊閑逛,被嚇的這只,僅裝死幾秒鐘就開始活動了。

    也就是說, 被嚇唬的這只小雞,會通過“第二只小雞”是裝死、還是閑逛,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安全。

    當問題出現、壓力襲來的時候,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這“第二只小雞”。

    如果你總是焦慮、緊張、迷茫,孩子也會變得焦躁不安。但如果你輕松起來,孩子的“生命活力”也蹭蹭上漲。

    03

    在情緒管理上,雞娃不如自雞

    當然,誰也不可能一點負面情緒都沒有。

    我們要做的, 不是杜絕負面情緒的產生,而是怎么不讓消極情緒成為我們的主導色。

    父母是孩子情緒的參照物,所以唯有這件事上,“雞娃不如自雞”。

    有2點建議:

    1、保持覺察

    我們之所以會擁有負向的情緒底色, 多半是因為沒有從原生家庭得到良性的情緒管理方式。

    一旦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時,根本由不得自己控制,下意識的重復自己父母的語言和行為。

    承認吧,這就是最扎心的事實——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是如此的難以摧毀。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沉淪呀,就得自己給自己洗腦。

    保持覺察——知道自己的情緒底色是如何生成,意識到他對自己、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這才是改變的第一步,你要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永遠不可能有變化。

    2、刻意練習

    大家都知道在學習上,刻意練習是有用的,能讓大腦中的不適應區域變得適應。

    而情緒底色,其實就是像生活方式、穿著打扮一樣的習慣,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

    一個人瞪著大眼問你,你瞅啥?是不是張嘴就想回,瞅你咋地!

    同一個道理。

    想要改變,就得刻意練習,想想除了“瞅你咋地”,我還能說什么。

    孩子打破了一個碗,你很煩、很生氣。

    原本你大概會習慣性的張口就說:你怎么這么笨,就不能小心點嗎?!

    有了察覺,你可以停頓一下:

    現在到了使用情緒大招的時刻嗎?

    想想有沒有別的說辭?譬如“下次要小心,現在我們一起打掃吧。”

    哪怕一時半會兒做不到,事后在心里默默演練一遍也好。

    這就是一個練習的過程,總會有脫口而出的那一天。

    04

    我行, 隊友不行咋辦?

    一個家庭當中,每個人的情緒底色都不同——我可以做到松弛,但隊友不行啊。

    譬如我們家吧。

    我一直覺得我的心態蠻好的,在大事兒的到我這兒都是小事兒。

    譬如有次我們坐火車,到了車站發現我忘了帶身份證。

    C爸整個就差點瘋,連帶孩子們都擔憂是不是影響出游了。

    我火速的搜索解決方法,發現12306可以辦臨時身份證。然后就 淡定的安撫住了孩子們,沒關系的,有辦法的。

    譬如又一次我們坐火車,中間需要換乘,因為我心太大不著急,導致留出的富余時間不夠,結果路上小堵車,趕不上第一個車次了。

    C爸整個又要瘋掉,埋怨我總是不著急,抱怨我總是踩著點出門。

    連帶孩子們有開始集體焦慮。

    而我直接懶得理他,火速搜索有沒有更近的車次代替?還是先上車再補票?最后找到了一班雖然時間緊了許多,但好歹沒耽誤第二程。

    他也消停了,孩子們也淡定了。

    其實我當時想,耽誤了又怎么樣呢?大不了明天再走啊!

    你看我家,確實會有因為C爸的謹慎,傳遞焦慮情緒的情況。

    但這時候,我能淡定就很重要啊。

    此處嚴重聲明,沒有捧一踩一。

    C爸雖然遇事沒我淡定,但他所有的不淡定都是我引發的,哈哈……

    人家的規劃細到沒啥岔子,如果沒我總掉鏈子,人家也不會到焦慮境地。

    如果說我最大的優點是遇事兒淡定,他的優點大概是,壓根就不會有這類掉鏈子的事兒發生。(滿滿求生欲了~)

    那么,隊友跟你的情緒不同怎么辦?

    求同存異!

    又得提到前幾天分享的“共有精力”理論了!

    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去承受大事兒,心態謹慎的去承受細事兒唄!

    改變對方是很難的,既然我是那個情緒底色比較鮮明的人,那我就對孩子的情緒問題負責。

    盡量避免切斷負面情緒的傳遞,在他們緊張焦慮的時候,拉一把不就好了?

    再說了,偶爾幾次的焦慮不是不能有。

    我們只需要保證不要讓負面情緒長期困擾著他們,自然會滋生出積極正向的情緒底色!

    ▼本期視頻話題:▼

    那個機場沒發火的媽媽,引46萬人點贊!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到底有多難? 看完10套學區房之后的結論 —— 我:好自私一媽! 真實的二胎有點嚇人,家有倆娃,這三句話,奉勸你永遠別說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覺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上一篇:金固股份:5月12日融資買入161.19萬元,融資融券余額2.94億元

    下一篇:每經熱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需全方位打擊非法證券活動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