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揚和師傅在店里開發新口味包子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富春、冶春這些老字號,讓揚州包子的名聲響徹全世界。在揚州新開包子店,就不是件簡單的事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揚州的包子市場已經比較飽和了,想要在各大老字號中殺出重圍,談何容易!
(相關資料圖)
然而,一家名為“快樂草包”的包子店從去年10月份開業以來,不到一年,已經開出5家直營店、十多家驛站店(在超市、飯店設有專柜)。這家“快樂草包”的創始人,是一位1996年出生的姑娘。
“凡人”小傳王雨揚“快樂草包”創始人
“凡人”自述 我要打造包子界的“蜜雪冰城”。
當了一年多管培生
收獲了不少實戰經驗
王雨揚出生在一個經商家庭,從小聽著父母之間的交談,充滿了好奇,但父母只是對她說:“好好讀你的書,其他事不要你操心”。
王雨揚在“快樂草包”店
從上海東華大學畢業后,她在英國讀了一年研究生,所學的專業就和創業有關。什么樣的人格適合創業?企業家都有什么特質?企業應該有什么樣的社會責任?這些知識,上學時她并沒有完全理解,雖然報了這個專業,其實當時也沒想清楚以后要做什么,只是覺得電視劇里的那些女強人很颯。
學成歸國,先落腳在上海,進入了阿迪達斯,當上了管培生——將來有可能會走上管理崗位。在阿迪達斯這樣的大公司工作,所有的年輕人都要輪崗,了解公司的運轉結構。店面的分工很細,最大的一家店有100多人。先是從最基礎的銷售開始,然后到中層,再到可以決斷的高層,1年多的時間,讓王雨揚收獲了不少實戰經驗。
王雨揚當時還是有著“打工人思維”,比如銷售員為何每天都要寫日報。后來自己創業,才發現很多細節都能決定成敗,銷售員是否寫日報,和銷售業績都有關系。
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多,家人考慮到她一個小姑娘只身在上海打拼不容易,就讓她回揚州來了。
創立“快樂草包”
第一槍卻不盡如人意
2021年,王雨揚回到了揚州,跟著母親經商,學習母親的商業判斷、為人處世。很快,王雨揚就打算下海試一試,看一看商界的“水”究竟有多深。
首先是確定賽道。經歷疫情,王雨揚確定向實體小餐飲發展,很快就想到了揚州包子。她覺得揚州包子的名頭非常響,懂行的師傅也不會少,在這個“賽道”起跑,要比在其他“賽道”容易一些。
包子店取什么名字呢?她和幾位小伙伴聚在一起,集思廣益,很快,“快樂草包”就跳進了她的視野——“多好玩啊,‘草包’原來是貶義詞,卻透露著一絲年輕人的自黑色彩。至于‘快樂’嘛,‘快樂’是年輕人的生活目標,加上卡通店標,相信一定可以吸引年輕的客戶。”
王雨揚之前沒有任何經營實體店的經驗,所以她一開始就聘請了一位營銷總監,很多事都交給了他,幫她進行選址、裝修等。從2022年10月至12月,“快樂草包”一下子在揚州開出了5家直營店,聲勢不小。
但王雨揚對最早開設的直營店并不滿意,而且5家店中有4家在東區,西區只有一家星耀天地店,東區店的裝修風格也比較沉悶,不是王雨揚喜歡的風格。在后來的選址、裝修中,王雨揚就自己跑現場、跑材料。
揚州東區大多是“老揚州”,他們對新開的包子店并沒有太大的興趣。王雨揚對包子進行了改變,她認為正常一個80克的包子太大了,就都改成了50克。但對于很多中老年的顧客而言,這樣的改變,讓他們覺得不劃算,同樣的價格,怎么包子還變小了?“快樂草包”的第一槍并沒有打響,解放北路店最慘淡的時候,一天營業額只有100多元錢。
哪怕是后來又把包子改回到80克,那段時間的經營還是不如人意。去年年底,王雨揚開啟了私域社群的運營,把包子直接送到家,讓“快樂草包”擺脫了困境,同時也打開了“賣冷鮮”的局面。
主打冷鮮包子
開發年輕人喜歡的口味
對于揚州人來說,吃包子最好的狀態是“籠吃”——站在蒸籠邊上,包子一熟,打開蒸籠,順著蒸籠的熱氣,咬上一口包子,那種感覺,吃得熱氣騰騰。
王雨揚為包子店做宣傳
在“快樂草包”,也能“籠吃”,更多的還是主打冷鮮包子——就是在中央廚房做好后,將包子用冷鏈車送往各個店鋪。王雨揚認為,想要和富春、冶春這樣的老字號拼地盤、拼規模、拼歷史,毫無勝算,所以她都只做“小店”,每家店的面積只有30平方米-40平方米,以檔口為主,主打一個手工包子,顧客可以帶走,也可以外賣。
最近,“快樂草包”主打的口號是“燒賣比包子好吃”,這句口號模仿了一家酸菜魚連鎖店的“酸菜比魚好吃”,同時也和店面的經營有關。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相比較包子,燒賣在復蒸后的口感會更好,燒賣的口碑好評率在97%以上,于是她決定通過燒賣來引流。
在包子的口味上,也是隨時更新。揚州包子傳統的口味,鮮肉包、三丁包、青菜包等,“快樂草包”都有,也開發出一些新奇的口味,比如梅干菜香腸包、秘制醬肉包、黑椒牛肉燒賣等,這些都是年輕人喜歡的口味,然后請師傅調制包子餡。
“快樂草包”剛營業時,還推出了“咖啡+包子”組合。王雨揚在上海上班時,一般包子店只有豆漿或牛奶,配咖啡的不多,早餐買一個包子,要到其他地方買咖啡。而現代年輕人,很多是“一杯咖啡喚醒清晨”的,她就推出了“咖啡+包子”的組合。她推出的咖啡品種不多,要么拿鐵,要么美式,都是點單率較高的品種。她在星耀天地店推出“咖啡+包子+茶葉蛋”的組合,一套10元,往附近寫字樓推銷時,效果非常好。
作為一名“90后”,王雨揚的經營思路很新潮,運營方式當然少不了在抖音等平臺上進行宣傳,而且這樣的活動層出不窮,相信很多揚州人都刷到過這位賣包子的姑娘。
瞄準上海市場
想打造包子界的“蜜雪冰城”
年紀輕輕,就已經擁有了這些店面,看上去風光,但創業哪有一帆風順的?
包子的品質,決定了包子店的競爭力。前段時間,就有顧客反饋,說是包子皮吃到嘴里黏牙,王雨揚試吃后,也有這種感覺。其實同樣的面粉和手藝,在溫度、濕度發生變化時,做出來的包子口感是不一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他們又更換面粉,調整工藝,最終才解決了包子皮黏牙的難題。
王雨揚的運營團隊有近十人,她是這個團隊里年紀最大的,好幾位都是1998年、1999年的,他們有著新潮的運營思想,但也有年輕人的隨性。在管理團隊上,王雨揚既要能和他們打成一片,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制定制度就很重要,公司的運轉,一切以制度為準。
其實,王雨揚的真正目標市場,不是在揚州,而是在上海。雖然揚州有著極負盛名的老字號包子店,但是還沒有像巴比饅頭、袁記云餃這樣的連鎖小店。“快樂草包”的目的,就是打造包子界的“蜜雪冰城”,在揚州萌芽,在上海生根,未來可以往更多的市場前進。
如今,“快樂草包”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已經進入到裝修階段,6月份就將正式營業,在上海的驛站店已經開張,一只只冷鮮的包子,寄托著王雨揚的夢想,向著更大的“快樂”出發。
對話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記者:你為什么選擇上海作為未來的主戰場?上海餐飲市場競爭太激烈了。
王雨揚:我通過調研,發現上海人對于“揚州包子”是很認可的,這四個字就是品牌,這和揚州以前餐飲企業的包子形象分不開的,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記者:創業的壓力大嗎?
王雨揚:開始階段,我很焦慮,每天做夢都在想著賣包子,現在逐漸緩解了。因為我信自己,堅定這條路是走對了。
統籌 朱廣盛 記者 王鑫
下一篇:寧海縣城中小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