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海關上周公布的貿易數據中,我們看到今年的前5個月,出口額的增長速度依然遠大于進口的增長速度。
【資料圖】
以人民幣計算今年的前5個月貿易順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8%。
但我們看另一邊,美國也在最近公布了貿易逆差,但美國公布的是月度數據,而且現在公布的數據是4月份的。今年4月美國的貿易逆差是746億美元,與3月份環比增加了104億美元。
為了更方便對比,我們找出中國的4月份數據,發現我們4月份的貿易順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96%。
所以不管怎么比中國的貿易順差在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之前,都顯得非常的亮眼。
但也有人擔心,中國的順差是否意味著正在給美國的逆差買單?
其實美國的貿易經常都出現逆差,也就是說美國根本不介意,大量的花錢從海外采購商品。
大量的購買之后,美國不斷印發的美元流到了全世界,形成了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
但美國有一個高招,那就是不斷的發行美債,然后推銷給這些國家,于是又將美元收了回來。
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你把商品賣給我,我把美債賣給你,說到底就是用債務來換實實在在的商品。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各國在為美國買單。
不過這一點在中美的貿易中,并不算明顯。
我國貿易順差賺取的美元,有不少是用于借給一些有需要的國家。這不但使我們不需要購買美債,甚至還在不斷的拋售美債。
而另一方面我們還為美國收割其他國家設置了阻礙。
近一年多以來,美國通過加息提高了美元的匯率,造成美元升值,隨之的是其他貨幣貶值,其他國家想要本幣兌換美元時,需要更多的成本。
但是中國用美元給那些國家進行貸款,從而他們就減少了兌換美元,避免了匯率的虧損。
因此美國方面非常無奈地發現,這一輪的加息,并沒有取得以往美元加息那樣的效果。
而另一方面,美國銀行業危機還未徹底解決,并且美聯儲還有加息的意愿。
對于美國的盟友國家來說,可能損失更大,應該說這些國家為美國買單的概率更高。
其實美國通過不斷的發放美債進行購買的方式,估計用不了多久了。
穆迪最近在一項研究中寫到:我們預期,在今后的數十年里,將形成更加多極的貨幣系統。
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內部的政治局勢日益兩極化,使美國政策制定的可預測性和效力降低,并造成了對美元信心的下降。
據 IMF統計,到了2022年四季度,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比重已經下降到20年來最低的58%,從20年前的78%下降到了20年來的最低點。
由于各個國家不斷的去美元化,未來美國還希望保持貿易逆差,用美債來買買買,顯然越發不可能。
最終為美國買單的可能只有美國自己。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