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安業坊位于天街東側第一列從南向北數第四坊,即今龍門大道旁洛龍區安樂鎮王莊村一帶。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洛陽城內,這里曾有唐代太仆寺典廄署,還住過隋代的“文壇大咖”薛道衡、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四弟霍王李元軌、唐中宗時期的丞相李懷遠等名人。
安業坊位于天街東側第一列從南向北數第四坊,即今龍門大道旁洛龍區安樂鎮王莊村一帶。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洛陽城內,這里曾有唐代太仆寺典廄署,還住過隋代的“文壇大咖”薛道衡、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四弟霍王李元軌、唐中宗時期的丞相李懷遠等名人。
太仆寺是我國古代朝廷的中央機構之一,是主管皇室車馬及全國馬政的官方機構,始置于春秋,秦、漢沿襲,為九卿之一。太仆寺下設機構有六個:乘黃署主管供車路及馴馭之法;典廄署主管飼馬牛、給養雜畜;典牧署主管諸牧雜畜給納及酥酪脯臘之事,群牧所送羊犢,以供廩犧、尚食;車府署主管王公以下車路及馴馭之法;諸牧監分設上牧監、中牧監、下牧監;東宮九牧監主管牧養馬牛,以供皇太子之用。因此,唐代的安業坊定是有牛有馬,熱鬧得很。
薛道衡,出身河東薛氏世家,是公認的隋朝“文壇大咖”,歷仕北齊、北周、隋朝。隋朝詩人中,比較有名望者,如盧思道、李德林,在他跟前也不過是“小跟班”的角色,甚至連隋煬帝楊廣都曾是他的“粉絲”。
薛道衡的詩文有多好?咱們來看看他筆下的洛陽城。在《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中,薛道衡描述過洛陽元宵節:“京洛重新年,復屬月輪圓……萬方皆集會,百戲盡來前。臨衢車不絕,夾道閣相連。驚鴻出洛水,翔鶴下伊川……戲笑無窮已,歌詠還相續……”寥寥幾筆,就寫出了夜色下溫潤而喧鬧的洛陽,把人們載酒而歌、徹夜狂歡的元宵夜景象現于紙端。
市隋唐史學會會長王愷介紹,雖然楊廣很欣賞薛道衡,但薛道衡看不慣楊廣的為人,幾次三番不給楊廣面子。楊廣即位后,把薛道衡召回京城洛陽工作,誰知道他回到洛陽后,寫下《高祖文皇帝頌》歌頌已經去世的隋文帝。這讓楊廣很不高興,覺得薛道衡瞧不起自己,從此開始厭惡他。薛道衡70歲的時候遭人誣告彈劾,楊廣下令將薛道衡逮捕審訊,最后逼令其自盡。
到了唐代,安業坊里住進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四弟、魏徵的女婿、霍王李元軌。據說,李世民曾問群臣:“朕的兒子、兄弟中誰更賢明?”這個問題無論怎么回答都會得罪人,大臣們都打哈哈。耿直的魏徵直接發表意見:“其他人我不了解,但我跟李元軌王爺聊過天,他文雅博學,風度翩翩,我很欣賞他!”唐太宗聽罷此話,就對魏徵說:“朕同意你的意見。既然你覺得李元軌這么好,那干脆讓他當你女婿好了!”后來,李元軌就真的成了魏徵的女婿。
據文獻記載,李元軌忠孝、從容、有勇有謀、不貪財。王愷說,有資料顯示,李元軌沉穩謹慎、待人和善,沒事兒就宅在家看書。不知道安業坊的宅院內,李元軌的藏書是不是汗牛充棟呢?
坊名“安業”,想必是取安居樂業之意。歷史已經遠去,如今住在附近的居民,隨著天街兩側十二個里坊區的整體提升,日子日新月異,比起曾經“權貴扎堆”的里坊,一定更能體會到安居樂業的人間煙火氣。(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智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