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升空兩年后,由天海世界和中國電信共同打造的第一款可以打衛星電話的智能手機面世,同時中國電信面向商用市場開始放號,標志我國進入到衛星移動通信的“手機時代”。其意義在于打破依賴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現狀,更好地實現安全自主可控、更好地服務于個人及組織用戶,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什么是衛星電話?
其實是移動電話的一種,但與普通的移動電話不同,衛星電話并不與地面上的基站連接,而是直接與衛星通信。
根據系統構架的不同,不同系統的衛星電話其覆蓋范圍也從特定區域到全球范圍不等。其特點包括,通信路數多、容量大;衛星覆蓋區內的任意兩點都可以通過衛星進行通信;通信質量好、可靠性高;衛星通信的傳輸環節少,不受地理條件和氣象的影響,可獲得高質量的通信信號;在同樣的容量、同樣的距離下,衛星通信和其他的通信設備相比較,所耗的資金少。
基于以上特點,國際上的移動衛星系統已經形成了多個覆蓋全球或區域性的移動通信系統,不僅廣泛應用于個人通信、海洋運輸、遠洋漁業、航空客運等領域,而且在遭受地震、洪水、霜凍等自然災害情況下能夠實現無障礙通信并確定位置。
打破壟斷 “中國版海事衛星”誕生記
中國成功自主研制出移動通信衛星的背后還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震區地面通信網絡全面癱瘓,由于中國沒有自己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只能用國外的衛星電話設備,租國外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來抗震救災。
汶川地震后,中國啟動了自主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的立項論證,決心填補國家在衛星移動通信領域的空白。
2010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提前啟動研制攻關,并為中國第一顆高軌移動通信衛星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天通一號01星”。
此前,市場上手持式的衛星電話皆被國外公司所壟斷,使用較多的有四款包括銥星、歐星、海事和亞星。其中最長久不衰的衛星通訊方式就是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了,也稱Inmarsat系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部署的衛星通訊系統,直到現在仍然是最為主流的衛星通訊方式。
2016年8月6日00時22分,天通一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顆大容量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也是中國第一顆移動通信衛星,填補了中國在衛星移動通信領域的空白,徹底突破了國外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壟斷的壁壘。
天通衛星覆蓋范圍廣,通信能力強,服務無盲區,實現中國全境及領海、第一島鏈以內;中國周邊區域,西太平洋、印度洋全面覆蓋,實現祖國的任何角落隨時、隨心、隨需通信。
讓“不在服務區”成為歷史
天通一號01星發射成功后,深圳市天海世界衛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配合負責天通一號地面業務運營的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分公司,努力推進天通一號終端設備的市場調研和設備研發,經過不斷地測試和改進,第一款可以打衛星電話的智能手機面世并放號。
這款衛星電話集成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天通一號移動衛星通信系統芯片。
它在城市公網環境中可以作為普通的智能手機使用,在傳統地面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不到或不穩定區域可以開啟衛星通信模式,不受地面環境影響,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與外界進行無障礙通信,讓“不在服務區”成為歷史,拒絕斷網,不再失聯。
告別“大哥大” 迎接“小靈通”
以前衛星電話的外形像極了20世紀90年代的“大哥大”。
如今,用戶可以手持小巧的終端,通過天通一號衛星實現個人通信、海洋運輸、遠洋漁業、航空客運、兩極科考及國際維和等方方面面,能夠支持保密的語音通信、數據傳輸和視頻會議,能夠實現災難救援、海上救助和偏遠地帶救援,可以開展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廣播和直播等業務,也能夠為科考、勘探等高端商業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個人移動通信等業務。
平時可以當智能手機,需要的時候可以變為衛星通信模式。
至于使用價格問題,雖然不便宜,但是對于不少用戶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根據電商網站的報價,一臺衛星電話價格為12880元,與一臺頂配的蘋果X手機價格相當。
衛星通話套餐資費一覽
資費方面,衛星通信模式,月套餐100元/月,套餐包含60分鐘國內通話;年套餐1000元/年,套餐包含720分鐘國內通話;套外語音費用為1.6元/分鐘。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市場的擴大,更多廠商加入進來之后,會有更便宜的設備以及更便宜的資費出現。
衛星通信及北斗板塊迎風口
“天通一號 01 星”首次商用放號,填補了國內自主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打破依賴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現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長城證券表示,天通解決了我國通信天地發展不協調的問題,特別是在民用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面向“一帶一路”有近 800 億的市場需求。
中信建投預計,我國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的終端用戶十年內將超過 300萬, 服務范圍涵蓋災難救援、個人通信、海洋運輸、遠洋漁業、航空客運、兩極科考、國際維和等方方面面。
可以說,隨著移動通信衛星的國產化,產業前景和“錢途”相當廣闊。
在此次天通一號的設計開發中,不得不提華力創通。
據長城證券介紹,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通信系統產業鏈條中兩位芯片生產商,四位終端生產商其中一名,華力創通全程深度地參與通訊衛星開發。目前,公司具備通導一體化技術優勢,擁有軍民兩款通導一體化芯片、七款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產品。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建起一個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通信系統。
中信建投建議,在國防領域,“北斗導航+衛星通信”終端產品更能解決實際需求,擺脫終端單一功能缺陷,導航及通信融合或成為趨勢,將有效提升北斗導航及衛星通信單項產品訂單量,重點推薦振芯科技、華力創通、海格通信;在行業及個人市場方面,衛星通信有效彌補現有通信網絡不足,災難救援、個人通信、海事市場空間巨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