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健康監測沙盤模組充滿了“未來味道”。
AI、IoT技術將越來越多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暢
利用AI實現自動駕駛;使用AI模擬提高新藥的研發效率;用無人機升空甄別老舊廠房裂痕,及時維護以保證生產;將“匠人經驗”數據化并共享,方便年輕人更好傳承;用機器人看護老人……昨日,“中日專家圓桌會——新形勢下的中日關系,以合作促共贏”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舉行,中日專家帶來了兩國最新高新科技產業及其科技創新政策的最新研究與分析,指出中日高新科技各有優勢,可通過強強聯合,共促產業升級,尤其是可以通過科技力量共同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實問題。
廣東高新企業逾3.3萬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指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起步晚,高科技長期還處于追趕發達國家過程中。目前,很多領域的很多技術基本上還是處在探索和摸索中。同時,中國制造業產值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仍然以集成為主,關鍵零部件還需從日本、韓國、美國、歐盟進口。可以說,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水平,目前仍處于國際中后端的地位。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是以傳統制造為主,包括服裝、電子信息等。
據介紹,2017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13.3萬家,有156個國家高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地區,其中廣東有高新企業逾3.3萬家,深圳高新企業逾1萬家。201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社會5.0”下的“智慧社會”
日本經濟產業省秘書處全球產業政策辦公室副主任中館尚人表示,日本在制造業生產技術比較高端的情況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對此,如何利用技術去解決“老齡化”社會課題,以及提高社會的生活水平正是日本所關注的內容。
中館尚人指出,社會5.0是網絡和生活聯結在一起的“智慧社會”,這里面需要很多新的技術,比如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技術等,通過技術革新促進社會整體發展。
他現場分享了日本五大聚焦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場景。比如,汽車制造領域、自動駕駛、新能源等都是汽車的發展趨勢。對此,日本正考慮如何利用AI實現自動駕駛并提供服務。在生物技術和材料領域,使用AI模擬,提高研發新藥和新材料的效率。對于工廠和設備的維護,日本通過無人機進行上空偵查,通過圖像的甄別發現工廠有裂痕或磨損的地方,以及時進行維護和保養,保證安全生產;在智能生活家庭里的應用,主要有機器人看護老人,通過機器人來幫忙做家務等。
“我們希望,把AI、IoT技術變成產業的力量,使社會生活更加富足。” 中館尚人說,日本的優勢是高端制造較強,比如高科技零件、產業設備、機器人制造等,而中國的AI、以及網絡領域都比日本更先進,中日兩國高新科技可以強強聯合,通過合作共促產業升級。面對“老齡化”浪潮,通過技術革新共渡難關。
下一篇:你看好“人造月亮”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