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工業設計軟件?
工業軟件是指專用于或主要用于工業領域,為提高工業企業研發、制造、生產管理水平和工業管理性能的軟件,可以大幅提高設計、生產制造的效率及品質,其中包括CAD、CAE、CAM等軟件。
我國工業軟件的發展背景
從全球來看,由于發達國家工業軟件起步早、技術積累雄厚且專業化程度高,基本壟斷了技術復雜的高端工業軟件領域,并形成了西門子、達索等一批國際大型軟件企業,主導了工業軟件市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份額僅占到全球約6%的比重,遠遠落后于國際30-40年。
國家重視程度不夠: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會同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該目錄第一級列出8個產業;第二級分為40個重點方向;第三級目錄再細化為174個子方向,其中“新興軟件和服務”下又分11項,オ出現“工業軟件”字樣,屬于第四級;“工業軟件”項下的“產品研發設計軟件”,也就是CAD、CAE等核心工業軟件,在層層羅列的第五層,被淹沒在近4000項細分“重點”產品和服務中。
值得擔憂的情況是,工業軟件處于交叉領域,既是基礎科學,又是IT產品,和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都相關聯。業內人士反映,近十年工業軟件行業實際上面臨“三不管”。 據了解,從“七五”到“十五”(1986年至2005年),原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的“CAD攻關項目”、原國家科委及科技部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CAD/CIMS應用工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對于國產工業軟件的研發一直給予扶持。“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科技部還重點支持了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等核心工業軟件的研發。
從“十二五”開始,即2011年以后,工業軟件被納入“兩化融合”的信息化領域,由工信部負責,科技部不再分管,此前科技部的扶持不再延續。業內人士反映,此后國家部委幾乎沒有資金支持過國產自主工業軟件的研發。
隨著整個設計研發數字化技術主流的發展轉向三維CAD/CAE一體化,由于國家對此重視不足,整個行業對三維CAD/CAE的資金投入強度一直非常低。在十五、十一五期間,在三維CAD軟件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大概是4000萬—5000萬的規模,CAE則主要通過國家自然基金委有一些面上的項目,一年可能有一千萬左右的投資度。再加上十二五搞兩化融合的一些間接性地促進,估計在三個五年計劃之中,國家對三維CAD/CAE等核心工業軟件研發的投入強度不足2億人民幣。
國家投入的這些資金與國外軟件廠商的投入相比,可以直接被瞬間碾壓。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軟件公司Ansys2016年在研發的投入強度為3.5億美元,大約為20億人民幣。
換言之,國外一個CAE仿真軟件公司一年的研發投入,相當于中國政府在三個五年計劃(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在三維CAD/CAE軟件研發方面投入總和的10倍。考慮到這是一家公司持續十多年年的集中投入,而我國政府項目是采用了分散的撒胡椒面方式,更加凸顯出美國和中國在軟件投入上的差別之巨大。
工業軟件產業鏈情況
產業鏈條來看,上游主要是為工業軟件產品制造提供基礎服務的軟硬件。其中硬件主要為計算機設備,主要廠商包括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神舟等企業。在軟件方面可以分為操作系統、開發工具和中間件,其中操作系統中微軟和蘋果系統占比較高;開發工具軟件中微軟、甲骨文、Genuitec等企業有著較為領先的優勢;在中間件領域,IBM、BEA以及我國的金蝶、東方通科技等企業擁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從下游來看,工業軟件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的多個領域和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工業軟件產品門類已經比較齊全,覆蓋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電子、家電、國防軍工、裝備行業等多個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產業技術研發能力和服務支持能力。
工業軟件行業產業鏈全景圖分析情況
我國工業軟件產品類別統計情況
國內外關于工業軟件的概念范疇不盡相同,按照國內的定義,工業軟件通常包括生產管理軟件、研發設計軟件、生產控制軟件、同集成軟件及工業裝備嵌入式軟件。其中產品研發類軟件主要包括CAD、CAM、CAE等軟件產品;生產管理類產品包括企業廣泛應用的ERP、SCM等軟件。
作為一個產業,中國的工業軟件產業體量很小。工信部《2018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當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3061億元,其中工業軟件營收1477億元,僅占2.3%,更只有工業企業102.2萬億元總營收的0.14%。
受益于嵌入式系統在智能化轉型中得以最大規模應用,我國嵌入式軟件在工業軟件領域中占比最高。根據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CCID)數據顯示,我國嵌入式軟件占工業軟件的比重約為63%,處于主導地位。產品研發類如CAD、CAE、CAM、CAPP等占比約為8.3%,生產管理類如ERP、CRM、HRM等,占比約為10.6%;生產控制類如MES、PCS、PLC等占比約為13.3%;協同集成類的軟件產品占比為4.8%。
客戶結構:
從客戶結構來看,目前工業軟件客戶主要是大型企業,投資占比占據一半市場份額。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投資占比分別為28.3%和19.6%。
我國工業設計軟件的機會
工業設計軟件方向,我國在歷史重視程度及投資方面均明顯不足,現階段我國想直接趕超難度較大;工業設計軟件的需求一直存在,鑒于國外軟件被禁,那么國內軟件的需求便不斷擴大,迎來的了新的機會;我國有一些在CAD方向有技術沉淀的企業,目前也在不斷擴大客戶范圍;而在CAE、CAF等領域,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不斷從底層學習。因為工業設計軟件是復雜學科交叉的行業,因此也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高校、研究院共同合力去研發;同時我國在AI、5G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可進行跨學科交叉的研究,從而有望彎道趕超。
拿來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自主研發的道路為時不晚;通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與引領,相信在未來中國的工業設計軟件也將在世界強林占有一席之地。
上一篇:格式轉換工廠效果如何?
下一篇:蘋果手機定位記得開 有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