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崔元苑)“十四五”時期如何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暢通中醫藥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介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浙江省、廣東省、山東省的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做法。
浙江:老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 80%和90%
“在加強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完善服務網絡方面,爭取95%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健全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制度,支持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目前累計考核通過422人,鼓勵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在基層提供中醫藥服務?!闭憬⌒l生健康委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平介紹。
在加強中醫治未病和康復體系建設方面,張平稱,鼓勵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康復診室和康復治療區。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和技術規范培訓,擴大目標人群覆蓋面,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中醫藥能力,落實簽約團隊中醫藥人員配置。到2025年,老年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 80%和90%;康復患者中接受中醫康復技術指導的患者比重達到70%以上。
在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張平指出,加大中醫全科醫師培養力度,每年選派200名基層中醫全科醫生、骨干人才進修學習。建立吸引和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保障的長效激勵機制,探索試點基層中醫藥人才訂單培養模式,面向基層培養鄉土型、本土化中醫藥人才。加強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以師承方式培養基層實用型人才。到202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中醫執業(助理)醫師。
山東:打造15分鐘中醫藥健康服務圈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莊嚴指出,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關鍵點和出發點?!笆奈濉逼陂g,山東將不斷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檔升級。主要圍繞以下重點開展:
一是筑網底,打造15分鐘中醫藥健康服務圈。爭創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推進縣級中醫院達標建設,并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實施中醫經典、中醫治未病、中醫外治、中醫康復和中醫護理“五個全科化”,筑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確保群眾15分鐘內均可找到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療機構。
二是提能力,加大基層中醫藥服務供給。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100%能提供中醫藥服務,85%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開展以中醫藥適宜技術為主要內容的鄉村醫生的輪訓。
三是強特色,優化基層中醫藥服務模式。以齊魯中醫藥優勢??萍航ㄔO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推廣濰坊市“全民艾健康”服務模式和威海市“名醫下基層”經驗做法,建立“鎮村聯動、市縣聯動、內外聯動、上下聯動、三醫聯動”五個聯動長效幫扶機制,加快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的目標。
廣東:確?;鶎又嗅t館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建設了1715家基層中醫館,目前全省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89.97%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基層中醫診療量占比達31.19%,有力提升了群眾的中醫藥服務獲得感?!笆奈濉逼陂g,將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筑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
一是全面開展全省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創建。
二是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在全省實現縣辦中醫醫院全覆蓋,30萬以上常住人口縣二甲中醫醫院全覆蓋。支持緊密型縣域中醫醫共體建設,建立以健康為中心、防治結合的縣鎮村三級整合型中醫藥服務新體系。
三是進一步充實基層人才隊伍。每年將為基層訂單定向免費培養500名中醫專業學生。開展“省市名中醫帶基層骨干”對口帶教工作,培養200名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實施縣域中醫藥人員縣管鎮用,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將不低于執業醫師總數的20%。
四是實施基層中醫館再提升工程。為全省基層中醫館配備中醫特色診療設備,強化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確?;鶎又嗅t館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開展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一體化中醫藥服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