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孫紅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仍在增長,日新增確診病例接近上一輪疫情高峰水平,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在有些國家和地區擴散,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
米鋒表示,11月以來,我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大部分集中在邊境和口岸城市。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毫不動搖,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要加快老年人和3—17歲人群疫苗接種,推進重點人群加強免疫工作。
“近期我國暴發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均是境外疫情經口岸城市輸入,暴露出一些口岸城市疫情防控還存在短板弱項。”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說。
如何進一步加強外防輸入?崔鋼表示,為織密扎牢外防輸入防線,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要求,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策略,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措施。重點是從工作機制、監測預警、“人”防、“物”防四個方面加強工作力度。
一是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機制。各口岸城市要統籌協調市政府對機場地區疫情防控管理職能,明確市政府相關部門、機場集團、相關轄區政府、口岸查驗單位、民航及航空運輸企業的職責,在本地聯防聯控機制框架下,建立多部門或有關單位單位參與的口岸防控專班,并由當地政府負責同志牽頭,統籌各方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可以學習借鑒上海市建立空港管理委員會的經驗。
二是健全疫情監測預警體系。要密切跟蹤相關國家和地區疫情走勢,整合入境人員、入境物品、重點場所環境監測數據,加強分析預警。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和物品,要及時按規定采取加密核酸檢測、限制入境流量、航班熔斷等措施。根據疫情輸入風險,適當擴大重點區域和人員核酸篩查范圍。
三是嚴格入境人員和口岸高風險人員管理。嚴格實行入境人員從口岸入境、身份核實、檢驗檢疫、核酸檢測、轉運分流、隔離觀察到居家健康監測等全流程閉環管理。針對口岸直接接觸入境人員、進口冷鏈食品和進口貨物的高風險從業人員,嚴格落實個人防護、閉環管理、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等防控要求。
四是加強冷鏈各環節防控。進口冷鏈食品入境量較大的口岸城市,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設集中監管倉,對進口冷鏈食品入庫統一消殺、統一檢測。相關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進口冷鏈食品入境、倉儲、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環節疫情防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