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生活中很多人“談艾色變”。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圍繞艾滋病的相關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金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亞松, 以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傳播部負責人李雨波三位專家進行了詳細解答,為公眾普及相關防治知識,提高健康意識。
艾滋病能夠治愈嗎?如何判斷自己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亦稱艾滋病病毒。通常,通過一個人的外表,難以判斷出其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金聰表示,這是因為艾滋病感染在感染病毒之后有長達8—10年的臨床潛伏期,這個時期是沒有明顯癥狀的。"在進入發病期之前,艾滋病感染者和正常人在外表上看著是一樣的,看不出來特別明顯的感染情況。如果想了解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只能通過檢測,檢測是確認個體艾滋病感染狀態最重要的判斷方法。"她說。
她在此提醒公眾,提前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很重要,及早發現艾滋病的感染狀態,及時開始抗病毒治療,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很多好處。據了解,感染者及早啟動抗病毒治療,可以盡快抑制病毒在體內的復制,降低病毒載量的水平,延緩病毒進化的過程,減少突變和耐藥的發生;也可以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并且使得免疫功能更好地恢復,減少艾滋病相關疾病(比如機會性感染、腫瘤等)和非艾滋病相關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的發生,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質量;極大降低死亡風險,延長感染者的壽命;及時了解自身的感染風險和感染狀況,減少傳播風險的行為。
那么,艾滋病能夠治愈嗎?吳亞松表示,目前還沒有能夠治愈艾滋病的藥物,很多研究人員還在研究根治艾滋病的方法,防控艾滋病、延緩疾病進展主要依靠抗病毒治療。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可能會出現耐藥的情況,要依據當地的艾滋病耐藥病毒株的流行情況,在進行抗病毒治療前判斷是否需要做耐藥檢測。
同時,提前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很重要,及早發現艾滋病的感染狀態,及時開始抗病毒治療,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很多好處。據了解,感染者及早啟動抗病毒治療,可以盡快抑制病毒在體內的復制,降低病毒載量的水平,延緩病毒進化的過程,減少突變和耐藥的發生;也可以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并且使得免疫功能更好地恢復,減少艾滋病相關疾病(比如機會性感染、腫瘤等)和非艾滋病相關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的發生,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質量;極大降低死亡風險,延長感染者的壽命;及時了解自身的感染風險和感染狀況,減少傳播風險的行為。
哪些地方提供艾滋病病毒感染檢測服務?
“應檢盡檢”是發現艾滋病感染者的有效措施,公眾進行艾滋病病毒感染檢測需要到權威的機構,獲得準確權威的檢測結果。
金聰介紹,公眾進行艾滋病病毒感染檢測可以到各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獲得免費咨詢和檢測服務;或者到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各地婦幼保健機構以及大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獲得檢測服務;還有一些開展艾滋病預防的社會組織小組,也可以提供檢測咨詢和轉介服務;高校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助機購買尿液檢測包,自己采集尿液,然后寄送到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最后,公眾也可以通過網絡購物買到尿液檢測服務包寄送到家里,自己采集尿液樣本,然后寄送到專業實驗室,獲得檢測結果。
金聰提到,各地疾控中心VCT門診不但提供HIV檢測服務,同時也為有需要的受檢者或者咨詢者提供免費和保護隱私的咨詢服務,包括電話咨詢、郵件咨詢、門診咨詢等。咨詢服務不僅包括艾滋病知識咨詢,還提供心理支持咨詢,幫助受檢者緩解心理壓力。另外,個人如果采取尿液自我檢測的方式,在采集樣本、檢測和對結果的讀取理解上可能會有一些錯誤,導致出現一些不正確的結果,一定要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者正規醫療機構等專業機構再次進行檢測,來確認是否真的感染了艾滋病。
據了解,公眾可以登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了解各地提供篩查檢測服務的機構和能夠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機構,獲得服務地址和信息。
艾滋病感染者遇到新冠隔離怎么辦?
當前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如果遇到新冠隔離,應如何保證患者領到抗病毒藥物,保持治療藥物不中斷?
對此,吳亞松表示,因為疫情防控原因滯留在外地的患者,可以先聯系原來的治療機構郵寄藥品,或者經介紹到滯留當地治療機構借藥,并配合完成借藥手續。
他提醒,最重要一點是和治療大夫保持密切聯系。也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公眾號里查詢全國各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機構的地址和聯系方式。
吳亞松提示正在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的感染者,要及時關注全國的和本地的新冠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必須要到外地,在出行期間要盡可能多帶一些抗病毒藥品,做好藥品管理,防止丟失。
怎樣提高青少年人群預防艾滋病的意識?
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三種途徑傳播,青少年是性活躍人群,是需要人們關注的重點對象。對此,李雨波表示,應提高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的意識,相關機構和部門可以采取青少年喜歡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預防意識,比如微電影、公益宣傳片等。
“艾滋病雖然還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但健康教育是預防艾滋病的‘社會疫苗’。”李雨波建議,相關機構和部門可以采取宣傳艾滋病相關防治知識、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拍攝公益廣告和影視作品等方式,呼吁社會公眾消除對艾滋病人群的歧視,普及相關防治知識,提高青少年的預防意識,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張文婷 實習生信秀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