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夏日的炎熱依舊在延續。當前,在我國不少南方城鄉,人們還在承受著高溫的炙烤。面對40℃、持續、“悶蒸”的高溫,不少地區空調銷量大增,甚至出現斷貨。空調、電風扇、冰箱等消暑家電讓人們尋到一份清涼的同時,空調滴水、無法開機、空調不制冷等故障,卻讓許多消費者不得不面對一些家電維修亂象。
不久前,消費者李女士家里空調無法啟動,聯系了小區廣告卡片的上門維修服務。維修師傅簡單檢查后認為故障原因是電腦板壞了。維修過程中,維修師傅卻并未更換電腦板,只是清洗了空調室內機外殼,安裝了一個加強接收的配件,而空調依然無法啟動。在更換遙控器電池后,空調終于順利啟動。維修后,這個僅僅因為遙控器電池電量不足造成的“故障”,卻被收費390元。
無法準確診斷空調故障原因、維修過程套路滿滿、維修費用漫天要價,遭遇這些家電維修亂象的消費者中李女士并非個例。究其原因,在家電維修行業,各類職業能力不足、沒有信譽保障的“山寨維修”充斥市場,小區的維修廣告、互聯網平臺的維修電話,成了人們遇到電器故障時“病急亂投醫”的主要選擇。這看似便利,卻也成為人們遭遇維修亂象的隱患。
面對維修市場亂象,各地消費者協會紛紛發出提醒,在遇到電器故障時,消費者應當首選品牌官方售后。與“山寨維修”相比,品牌售后在服務項目、配件收費標準、維修質量等方面更為透明、規范,保證了消費者權益。然而,有的消費者在選擇品牌售后維修時,也遭遇了等待時間長、售后維權難等不便。
近年來,隨著家電質量提升,家電故障率降低,品牌家電維修業務逐漸收縮。在夏季,空調等家電故障多發,由于維修門店、售后維修點等減少,人手不足,不少消費者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待維修。有的消費者則遭遇了維修難——在保修期內電器出現故障,售后在未檢查的情況下,判定為人為損壞,無法保修;售后規則存在諸多“陷阱”,條款描述不清,且眾多配件無法保修;產品寄回廠家維修后,天價維修單甚至超過購買新品的價格。
隨著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近年來,各類家電不僅覆蓋了城市家庭,而且走進廣袤鄉鎮農村。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21億臺。以空調為例,全國居民平均每百戶年末空調擁有量已從2013年的70.4臺增長至2020年的117.7臺。家電銷售的“井噴”,也帶動家電維修需求大增。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電維修市場規模已超100億元。
迅速成長的市場環境,讓人們對服務消費產生了新需求。然而,目前我國專業維修市場發展時間較短,行業標準規范不完善、服務質量不高、服務門檻低、人力資源缺乏、創新能力不強、監管仍不健全等問題為行業發展帶來較大制約。
家電維修是家電銷售整體鏈條中必備的配套服務。作為提高人們使用幸福感的重要一環,維修服務應當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業務。當前,一些家電廠商和維修服務企業已經認識到,售后服務已經成為市場盈利的新機遇,服務成為家電行業新的業務增長點。相關企業應根據行業要求,規范維修服務內容,打造可信賴品牌,推動市場良性健康發展。面對市場機遇,相關勞動力培訓機構也應當針對社會不斷增長的新需求,培養一批具備維修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此外,維修行業應逐步完善行業標準,同時加強市場監管,提高維修行業準入門檻。
家電維修行業不僅要規范化,更要有溫度。由于市場規模較小,目前許多鄉鎮、農村家電維修點較少,甚至空白,為消費者維修家電帶來諸多不便。同時,由于路途較遠,當家電超出保修期后出現故障,鄉村消費者預約維修時,往往需要支付較多上門服務費,也為不少人帶來維修負擔。隨著家電下鄉政策廣泛實施,在家電走進鄉村千家萬戶的同時,也應把收費合理的家電維修服務延伸到鄉村,為鄉村消費者提供更多方便、普惠的下鄉維修服務,讓城鄉居民共享生活的便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