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是什么?
元宵節最早源自我國上古時期的開燈祈?;顒印R灿腥苏f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所設,相傳呂后一系發動了叛亂,平亂之后,漢文帝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而根據道教的說法,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上元”歸天官管轄,所以在這一天要燃燈。還有說法是源自漢代民眾驅趕蟲獸演變的“火把節”。
元宵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1、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2、踩高蹺
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于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于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于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3、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4、舞獅子
舞龍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舞龍又稱耍龍燈、 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5、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6、游龍燈
兩千多年的龍燈史,演繹著世世代代龍的傳人積累的豐富的耍龍燈技巧,孕育著一代代舞龍人。每到春節元宵節時,龍燈在廣場上狂舞,氣勢十分壯觀。
7、迎紫姑
迎紫姑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紫姑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8、放煙花
元宵節放煙花是一個習俗,其寓意是為了慶祝團圓,為了和和美美。
9、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一些地方的傳統民俗活動。扭秧歌一般是很多北方人在各種節日舉辦的活動。扭秧歌的人一般穿著鮮艷的民俗衣服,跟著音樂,身子有節奏地扭動起來。
10、打太平鼓
打太平鼓也是很多地方用來慶祝各種節日的活動之一。打太平鼓也是一種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