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歌日的由來是什么?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克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創立了世界兒歌日,由13歲以下的兒童每年在3月21日舉行慶祝活動,主題是:關愛兒童、締造和平、消滅戰爭、建設家園,該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和支持。
世界兒歌日旨在通過兒歌搭起各國兒童的友誼橋梁,傳達和平與發展的理想,寓教于樂,充分發展少年兒童的才智個性和身心能力,并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民族語言和價值的認同及對祖國文明的尊重與熱愛。
世界兒歌日是世界兒童的一個獨特的節日,是兒童國際交流的窗口,也是維護、保障兒童權益的一種重要形式。每年這一天,各國的兒童組織、教育機構會用各種形式慶祝這一節日。
兒歌這名稱最早出現在什么周刊上?
“兒歌”這名稱最早出現在《歌謠》周刊上。
1918年,北京大學成立了歌謠征集處,隨后又成立了歌謠研究會、創辦了《歌謠》周刊,他們從征集到的大量歌謠中挑選出傳統兒童歌謠,并冠以“兒歌”的名稱在周刊上發表。從此以后,“兒歌”作為兒童文學的一個專用術語沿用至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