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起始于我國哪個朝代?是不是好多小伙伴不知道的,那小編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開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初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因為清明一到,氣溫就升高,這時候是春耕春種的最好的時節,所以就有了“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農諺的出現。
后來,因為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眾禁火掃墓的日子。慢慢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寒食也成為清明的別稱,同時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這一天民眾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物。
清明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清明節是法定節假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清明節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