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 (記者孫紅麗)6月6日,在第28個全國“愛眼日”來臨之際,由人民網主辦、人民在線承辦的“2023人民健康大會·國民視覺健康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本次論壇以“共同呵護明亮‘視’界 開啟光明未來”為主題,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眼科領域專家學者、眼健康企業代表等深入交流,共話青少年近視防控與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服務,共謀“十四五”時期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全生命周期,人們的眼睛會發生不同的問題,所以每個人都要終生呵護眼睛。”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魏文斌在題為“現代常見眼疾預防及治療”的主旨演講中介紹了全生命周期眼部疾病的種類與防治措施。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魏文斌發表主旨演講
魏文斌提出,隨著年齡的變化,眼睛也在衰老,所以眼睛在全生命周期當中都要特別關注。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重點,新生兒 需要關注先天性的疾病,青少年需要關注近視的問題,成年人要關注干眼癥,進入老年時代,眼睛就會出現衰老,會出現白內障、青光眼等一系列眼底疾病。
魏文斌強調,近視的發展是出現致盲的重要原因。高度近視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已經成為我國致盲的第一、第二位原因。他在發言中還提到了幾個影響較大、影響面較廣的疾病如干眼癥、糖尿病、老花眼、青光眼和白內障的發生及防治方法。他表示,對于干眼癥要系統地重視,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
“此外,糖尿病也是致盲的一個重要原因,需要關口前移、早期干預,必須高度重視。”魏文斌提到,我國是糖尿病的高發國家,糖尿病人群已經超過1億以上。糖尿病導致的一系列并發癥是影響全民健康的慢病,其影響的是全身健康,和心腦血管、周圍神經、下肢、腎臟等都有關,其中有一種嚴重并發癥就是眼病。“目前40-60歲人群當中,致盲的第一位原因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就會明顯增加。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們高度重視,90%的人是可以不失明的。”魏文斌說。
魏文斌在講話中還呼吁眼睛需要年檢。通過一張眼底照片就可以發現80%的眼病,因為眼睛血管反映的是全身血管,通過眼睛可以了解全身的健康狀況,有利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老年性癡呆等神經衰老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