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喬業瓊)據國家疾控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在全面總結評價《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5年來實踐經驗和近視防控最新科研及專業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國家疾控局組織制定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公共衛生綜合干預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從公共衛生維度提出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和綜合干預措施,以科學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在考慮環境與行為因素、遺傳因素和眼進化規律以及社會文化因素等多重病因的基礎上,《指南》提出兒童青少年近視干預技術,采用三級預防策略落實公共衛生綜合干預措施,以預防、降低、減緩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發展。
加強一級預防。圍繞“光照/紫外線-視網膜多巴胺分泌增加-眼軸生長減緩”“近距離長時間用眼-脈絡膜缺血-鞏膜缺氧及重塑性改變”等近視病因理論的進展,以及近視相關的環境與行為風險因素開展近視防控干預,提出近視風險行為監測評價與干預、學校-家庭-社區視覺環境改善、日間戶外活動2小時和體育鍛煉1小時、師生家長全員健康教育等具體公共衛生干預技術。
推進二級預防。注重視力健康篩查,加強近視分級管理,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診斷。特別要關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的屈光狀況及遠視儲備量,加強科學研究,結合環境與行為風險因素、遠視儲備量、眼軸長度、等效球鏡和遺傳風險等多維度指標,建立近視風險預警模型。
落實三級預防。做好近視分級與矯正,科學配戴眼鏡。近視發病年齡早或發展速度快的兒童青少年要在醫生或視光師指導下對癥采用光學矯正、藥物矯正或中醫藥方法減緩近視進展。對存在眼底病理改變和其他并發癥的兒童青少年,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經專科醫生診治。專業機構在篩查學生視力時,對發現高度近視及近視進展快速的兒童青少年要及時提供轉介服務,實現公共衛生與臨床矯治的融合。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