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疼痛帶給人類的困擾不言而喻。然而,比牙疼還難忍千萬倍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癌痛。
2017年中國癌癥統計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癌癥患者數量不斷攀升,癌癥新發人數增加到368萬,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近60%在接受抗腫瘤治療的患者會出現疼痛,即使是已經治愈的腫瘤患者,其疼痛患病率也高達33%。
癌癥發病率上升增加了我國止痛藥需求。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CPIA)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止痛藥市場增長20%,達到36億元人民幣(合5.3億美元),比整體藥物市場增速快一倍多。在處理癌癥等晚期漸進病癥引起的痛苦時,阿片類藥物是必不可少的止痛藥。
“阿片”、“鴉片”都是英文opium的音譯,由于19世紀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如今人們對阿片類止痛藥顧慮重重。“鴉片成癮”深入人心,“吃止痛藥一定會上癮”成為了最大的誤區。
上世紀80年代初,全國一年嗎啡的使用量只有2公斤,人均嗎啡使用量排名世界倒數第三,中國被視為止痛最不令人滿意的國家之一。
“在適當使用的情況下,一國的阿片類藥物消費量可能是確定其癌癥臨終護理質量的良好指標”。
——《全球腫瘤學雜志》(Journal of Global Oncology)
截至2015年,我國嗎啡人均消耗量增加至1.208毫克,不到全球平均值(5.42毫克)的四分之一,在144個向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報送嗎啡醫療消耗量的國家中,中國排名第66位。除了老牌止痛藥嗎啡,常用的芬太尼(第99位)、羥考酮(第53位)、哌替啶(第90位)等阿片類止痛藥使用情況也不盡理想。中國的鎮痛治療遠少于高收入國家。
上一篇:大眾口碑的力量 中國電影的發展向
下一篇:“斜杠青年”有哪些優劣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