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互聯網上刷屏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的就業歧視事件。一名京籍應聘者被招聘的“田經理”以“不要本地人”為由拒絕。“田經理”并明確表示此為“公司規定”。這件事情在網絡曝光之后,引起了許多網友的憤怒。他們紛紛表態不再去盒馬鮮生消費,并要求企業道歉。
其實,這件事剛剛發酵的晚上,盒馬鮮生就做出了反應,表態從未在招聘過程中提出過地域性要求,北京盒馬也有22%的本地員工。“田經理”是與盒馬合作的第三方勞務公司人員。6日,盒馬鮮生又再次發出致歉函,表示這次的行為“低級而愚蠢”,并表示要進行整改。然而,這兩份文件并沒有獲得網友和輿論的認可。
沒有獲得認可原因有二,一是聲明和致歉函分別以“盒馬小二”和“盒馬鮮生”的名義發出,沒有加蓋公司印章,許多人認為不能將其認定為盒馬鮮生的官方態度,聲明與道歉都缺乏誠意;二是在道歉函發出的同時,微信朋友圈上曝光歧視事件的原始稿件很“巧合”地被刪除,很多人認為這是公關手段,恰恰證明了盒馬鮮生不夠誠懇。有網友寫道:“失誤的事件雖然留著難看,但它的存在,與反思同樣重要。”
近段時間,許多企業都出現招聘歧視現象。有聲稱“要過濾掉河南人”,有的則“不要黃泛區和東北人”。對盒馬鮮生而言,絕不能再以輕佻的態度來對待。職業歧視、地域歧視,在任何一個現代、文明、穩定的社會里,都是不能被容忍的。至于那家負責招聘的第三方勞務公司,目前狀況已經證明它不能勝任其職責,更需從人員任用和內部管理上進行整頓,進行追責。(法制晚報)
下一篇:華大基因萬科被實名舉報借小鎮騙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