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前蘋果園里都是土路,遇到雨天泥濘難行。后來,縣里對俺村1800畝蘋果產業路進行了升級拓寬,從此以后每逢采摘節期間,果園里游客特別多。”近日,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果農劉新偉說,“俺村沾了產業路的光,僅蘋果采摘一項,去年鄉親們至少收入500萬元?!?/p>
近年來,行唐縣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城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統籌全縣特色產業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整體謀劃推進,打造了以省道為依托,縣鄉公路為骨架,農村公路互聯互通的路網格局,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大活力。
為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常態長效,行唐縣堅持“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原則,每年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創新養護方式,建立起專業養護與承包養護相結合、養護管理與路政管理相結合、政府投入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的管理養護機制,實施精細化、網格化養護。
同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活動,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農村公路列養率100%,好路率達到85%,實現了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全縣33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1857.62公里,其中農村公路達1691.94公里,路網密度達192.3公里/百平方公里。
“前些年俺承包了村里300畝荒山,發展起中華壽桃等林果產業,可苦于路不通。2017年縣里把這里納入特色產業路建設,現在路通暢了,產業也很快發展起來了。”行唐縣玉亭鄉疙瘩頭村現代農業示范園負責人高愛秀說。
如今,在該村特色產業路的周邊,農業特色產業蓬勃興起,村里建起了占地505畝的54個蔬菜溫室大棚和91個香菇、白靈菇大棚,直接帶動本村及周邊村200多名群眾就業增收。
著眼“以路興產、以產富農”目標,行唐縣把“四好農村路”建在特色產業基地上,以產業振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其中配套修建在特色產業帶上的“四好農村路”就有安太珍果基地路、張家莊中華壽桃觀光路、棗區環路、核桃環路、驢業養殖路等10條280公里,覆蓋該縣12個鄉鎮180個行政村。
道路通,則產業興。田野山丘上,“四好農村路”猶如一條條“金線”,打通了交通“動脈”,讓“特色”變成了“亮色”,為農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北河小米、安太蘋果、口頭紅薯、安香肉驢、獨羊崗中藥材……各項富民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記者 劉立芳 通訊員 劉梅全)
上一篇:每日30克堅果或降抑郁風險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