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過去一個月,流入港股的內地資金明顯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收盤時,南向資金自7月24日以來,累計向港股凈流入818.3億港元。
(相關資料圖)
一位香港券商人士向記者分析說,南向資金之所以涌入港股,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一是港股平均估值偏低,例如恒生指數與國企指數市凈率分別僅有0.98倍和0.91倍,處于歷史低點水準,二是內地采取一系列扶持經濟措施,令在港上市的內地紅籌股業績有望明顯回升;三是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即將結束,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將重返新興市場,內地資金紛紛率先提前布局逢低吸籌。
“此外,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建議撤銷股票印花稅,也是吸引內地資金涌入港股的一大驅動力。因為內地資金認為此舉將令港股指數顯著回升。”他認為。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南向資金對港股普遍采取越跌越買策略。
一位境內主觀策略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已將30%資金通過港股通渠道投向估值偏低的港股。究其原因,他們認為港股下跌空間相當有限,受內地出臺一籃子刺激經濟增長措施影響,加之美聯儲加息周期即將結束,未來港股或將呈現易漲難跌的趨勢。
他甚至認為,若美股出現大幅回調,低估值港股很容易成為全球資本的新避險港。尤其是本周以來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持續回升,表明華爾街資本已開始將低估值中國資產視為對沖美股回調風險的重要選擇。
天風證券認為,由于港股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水平,正令南向資金的潛在回報相對較高。中期而言,隨著港股科技公司逐步兌現業務增長預期,有望持續吸引資金增配。
中泰國際指出,在內地刺激經濟政策密集出臺的影響下,港股可出現情緒層面的提振,同時帶來逼空反彈的機會。
南向資金“越跌越買”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自7月下旬內地相關部門接連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后,流向港股的內地資金正持續增加。
究其原因,被不少內地投資者認為這些經濟刺激舉措不但利好A股,還對港股帶來提振效應。
上述境內主觀策略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過去一個月期間,不少主觀策略私募基金都紛紛轉戰港股,通過港股通持續加倉各行業低估值港股,因為他們認為當經濟刺激措施令這些港股業績顯著回升,其股價漲幅可能會高于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
在他看來,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還有效對沖部分海外投資機構低配港股的拋售壓力。
具體而言,受中國商品在美國進口占比下降、中國持續減持美債等因素影響,部分海外投資機構擔心中美經濟脫鉤力度加大,紛紛調低港股配置比重避險,導致過去一個月來自海外投資機構的港股拋售壓力有所增加。
所幸的是,南向資金的持續入場,承接了這些海外投資機構的港股拋盤,令港股走勢趨于平穩波動。
上述香港券商人士告訴記者,過去一個多月期間,南向資金始終秉承越跌越買的交易策略,尤其在恒生指數低于18000點期間,南向資金的抄底熱情尤其高漲。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過去一個多月流向港股的818億港元南向資金里,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尤其是大量公私募基金紛紛加倉估值偏低的生物醫藥科技、工業制造、金融板塊內地紅籌股,令南向資金在不少港股的持股比例明顯增加。
以港交所的行業分類統計,目前在生物醫藥科技、工業制造、金融板塊,南向資金持股比例超過20%的港股個股,分別達到32只、20只與20只。
此外,南向資金高比例持有的個股,主要集中在A+H股。數據顯示,目前80只A+H股(內地、香港兩地上市的公司)的南向資金持股比例超過20%,占比達到約60%,南向資金持股比例在10%-20%的A+H股占比也有31.43%。究其原因,南向資金發現A+H股里的港股價格普遍低于A股價格,反而呈現更高的投資安全性與獲利空間。
香港致力于提升港股市場流動性
盡管南向資金持續入場,但如何進一步激活港股市場交易流動性與交投活躍度,仍是一大挑戰。
8月29日,香港相關部門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全面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并向行政長官提交改善建議。
前述香港券商人士透露,一直以來港股屬于機構市,即大量投資機構會采取長期持股的投資策略,導致港股整體交易流動性相應走低。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不同市值港股的交易活躍度與交易流動性同樣千差萬別,比如大市值熱門港股的日均交易量相對較高,但多數小市值且缺乏成長性的港股則基本無人問津。”他指出。究其原因,是多數券商會對市值超過20億港元的港股開展投研,并發布相應的投資報告,吸引各路資金前往投資交易;反之若港股市值低于20億港元,就很難吸引到券商投研,相應的資本關注度也隨之下降,導致其成交量與市場流動性持續下降,直至無人問津。
在這位香港券商人士看來,南向資金的持續入場,某種程度有助于盤活港股交易活躍度與市場流動性。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南向資金來自內資個人投資者,他們的交易頻率相對較高,二是內地機構投資者與海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有所不同,兩者相互碰撞,容易激發港股市場交易活躍度上升。
“但是,港股市場要吸引更多南向資金入場,仍需創造相應的賺錢效應。只有賺錢效應越大,各類資金就更愿入場,港股市場流動性自然隨之活躍。”他強調說。
不少香港私募基金則認為,要進一步活躍港股市場流動性,不能僅僅依靠引入更多南向資金,還需在降低港股交易成本、在保持公開公正公平交易基礎上允許引入股票交易策略等方面下功夫,從機制層面進一步“開源”,吸引不同區域資金進入港股市場交易,才能創造更大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效應。
記者獲悉,得益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與中國-中東經貿往來日益緊密,越來越多中東資本正積極進入港股市場,作為掘金優質中國金融資產的新平臺。此舉將有助于港股市場流動性持續活躍。
上一篇:屬雞人一生的命運怎么樣,好不好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