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和電動車到底孰優孰劣?關于這個話題,汽車圈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波爭執。
12月20日,一段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采訪片段流出,李斌在視頻中說:“我完全不理解,這得多懷舊才會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兒汽油味,別的還有什么好?”
對于這種高調diss燃油車的言論,有網友表示,李斌這是飄了?
01 蔚來汽車近況
這當然不是李斌第一次發表出格言論。作為一名車圈老炮,李斌一向熱衷于在各種場合宣講新能源汽車理念,他“出行教父”的綽號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但進入2021年,李斌開始變得有些“沉默”。從上次在上海車展接受媒體采訪算起,他已經有將近8個月沒公開發聲了。
隨著11月造車交付數量曝光,蔚來汽車以10878量位于“蔚小理”中的最后一名。而這還是他們努力沖了一波銷量的結果, 10月蔚來的銷量更慘烈,僅有3667輛。
對于蔚來來說,不僅要苦苦追趕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而且還要面對哪吒汽車等后起之秀的奪命緊逼。腹背受敵,不過如此。
今年1到11月,蔚來汽車總共交付新車約8.09萬輛,同比增長120.4%,但即使如此,他們依然盤桓在虧損中。
根據Q3財報,蔚來三季度營收98.05億元,同比增長116.6%;三季度凈虧損8.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收窄20.2%,與上季度相比擴大42.3%。
12月18日,蔚來汽車舉辦NIO Day 2021,在該展會活動中,蔚來汽車正式推出了最新產品ET5車型,對標特斯拉Model 3。當天下單人數眾多,一度將蔚來的App擠癱瘓。
從2014年到2021年,蔚來汽車能從創立走向上市,其實互聯網營銷為它帶來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李斌這次“大膽發言”引戰燃油車和電動車,卻讓蔚來陷入了負面輿論風波里。
大概是感受到了自家公關的壓力,12月20日下午,李斌在蔚來車主群里回應:“幾年前充換電基礎設施確實還不夠方便,好的電動汽車也少,現在基礎設施發展很快,可供選擇的各個價格段的好產品很多,選擇電動汽車是時候了,今年中國的電動汽車滲透率大幅上升也說明了這個趨勢。”
02 油電汽車之爭
“為什么還有人買油車?”答案其實明擺著,正是因為電動車發展不完善,燃油車才依然有市場。
在李斌看來,群眾因為“充電焦慮”而不接納電動車,完全是過度擔心。
但威馬汽車老板沈暉卻表示,用戶的擔心不無道理:“每次聽車主向我抱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心情都很沉重。今年,威馬交付了4萬多臺車,但隨車配送的充電樁,卻有近2萬根送不出去。”
盡管從表面上看,沒配送出去的充電樁貌似是為公司省了一大筆錢,但對于整體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說,這顯然并不是一件好事。
以沈暉發文提到的用戶反饋為例:車主在10月份提車后,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四處求援,都沒能在小區成功安裝充電樁,導致車主對買電動車感到后悔。
而評論區的大量反饋可見,充電樁安裝難的情況并非個例。
除了充電難以外,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也一直是買車人的苦惱。
即使在北上廣、長三角等新能源汽車普及度較高的城市,充電樁的數量也遠遠不夠,在很多地方甚至存在充電樁比找車位都難的問題,尤其是在三四線地區,這一問題更加明顯。
甚至個別地區還曾出現過電動車車主為爭奪充電樁發生毆斗的情況。
對于普通人來說,為家庭購置一輛汽車并非小事,沒辦法做到像更換衣服鞋帽一樣隨意。在這種情況下,續航能力長、穩定性好、適用范圍廣的燃油車仍舊是第一選項。
根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1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共110.3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7.4萬輛。即使是這樣的增長強度,在整個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占市場總份額也僅為13.9%。
與已經相對成熟的燃油車相比,新能源電動車還處于不穩定的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若想要將燃油車徹底取代,除了期待政策等外力的推動以外,必須還要在功能上提升,僅達到相同性能是不夠的,還需要在覆蓋掉燃油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在全國大街小巷鋪滿充電樁之前,燃油車的市場仍會一直存在。
03 結語
結合蔚來汽車新品ET5的面世,很難不讓人去想李斌這番挑起“油電對立”的話是否是為了營銷炒作故意而為,畢竟李斌是汽車媒體人出身,對于自己的話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反響,若說他心里一點數都沒有,榜姐是不信的。只不過,他可能沒想到市場會對他的言論如此反感。
截至今天美股收盤,蔚來汽車股價跌幅達到6.13%。
李總這波炒作,代價有些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