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云譎的2021年即將過去,各大車企的年終成績,成為業界焦點。
12月23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對2021年的經營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2022年全力挑戰產銷同比增長15%的目標。
公告顯示,2021年廣汽集團全年預計實現汽車產銷分別約為209.8萬輛和211.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約3.1%和3.4%。
集團旗下自主品牌“雙子星”之一的廣汽埃安保持快速增長。自5月起,廣汽埃安終端交付連續破萬輛,11月更是達成批銷破1.5萬輛的成績,私人用戶占比提升至 84%。前11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已突破10萬輛,達到10.57萬輛,超預期完成全年目標,全年預計可達成12萬輛。
另一方面,廣汽傳祺的調整也成效顯著,呈現強勁的回升勢頭。其中,10-11月均銷量均踏上3.5萬輛的高峰,預計年內銷量約30萬輛。同時,傳祺出海也取得突破,截至11月末,廣汽傳祺累計出口17,000輛,同比增長60.2%,全面達成事業計劃目標。
合資板塊方面,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則繼續發揮“壓倉石”的作用。截至11月末,廣汽本田累計產銷分別實現69.3萬輛和 70.2 萬輛;廣汽豐田累計產銷分別達72.0萬輛和72.9萬輛,預計年內產銷將邁上80萬輛臺階。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整個汽車產業持續受到芯片短缺波及,供應鏈不穩定、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廣汽集團扛住壓力,實現全年產銷同比正增長,實屬不易。
尤其是自主品牌“雙子星”,均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成績,為廣汽集團高質量增長的強大助力。合資板塊中,“兩田”的新品投發節奏不斷加快,通過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優先生產高附加值車型,實現了缺芯沖擊下的平穩過渡。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也是廣汽集團電動化技術創新的爆發元年,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
自研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低溫特性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已經達到行業領先,率先搭載該技術的AION LX Plus,成為首款超1000km 續航純電車型。超倍速電池技術在 AION V Plus 量產應用,可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 公里”;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實現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已在 AION Y 等多款車型搭載應用。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系統和零部件領域,廣汽集團也先后與騰訊、中汽研簽訂深化戰略合作有關協議,大力推進與華為、騰訊、百度、科大訊飛、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國網電動等戰略合作落地。目前,各項研發成果也相繼完成開發設計,并陸續在廣汽旗下車型中量產搭載。
其中,廣汽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已迭代至 4.0 版,包含超視距召喚泊車、NDA 領航輔助駕駛等多項功能。廣汽集團攜手文遠知行推進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前裝車型,計劃于2022年在如祺出行平臺上線運營。
功夫拍案
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國內汽車總銷量將達2610萬輛,同比增長3.1%。而廣汽集團的年終總銷量則有很大希望“跑贏”大盤。
當然,相比起冰冷的數字,更讓外界覺得欣喜的是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的超預期表現,讓集團的增長更有底氣。在行業轉型進入“深水區”的當下,廣汽集團在自主技術上的連續突破,也讓外界對其今后發展高看一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