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回想2021年,我們沒跟大家聊過一次國內新能源車自然/起火的事情。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隨著技術持續突破創新,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多家車企都在布局“不起火”電池,刀片電池、彈匣電池等等的誕生讓用戶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更加信賴。
可惜,在歲末之際,還是沒有避免要舊調重彈一下。最近,國內新能源汽車最“火”的莫過于威馬汽車和它的威馬EX5了,一周內連燒3次,“火”得有點過分了。
12月20日,鄭州一輛威馬EX5在位于鄭州市碧云路長江路附近充電時,發生自燃,引發火災。
車主表示:起火的威馬EX5購買了7、8個月,充電時她正坐在車內,聽到爆炸聲后趕緊從車上下來了。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出,車輛受損嚴重,幸運的是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2天后的12月22日,三亞市吉陽區海螺一路,一輛威馬EX5于路中間起火,當地消防趕到現場后將火勢控制。從曝光的圖片看,疑似電池起火,火焰從車身下部往上竄,車身后部被大火燒毀。
僅時隔1天,到12月23日,海南海口剛峰路一輛停靠街邊的威馬EX5起火。事發現場一片狼藉,車輛被燒的只剩車身骨架、輪轂等不可燃部件;其身后停放的一臺小轎車也被波及,燒報廢了;周圍墻體被熏黑,空調外機被燒毀……
其實這并不是威馬的“最狠戰績”,2020年10月份,它曾一月內連燒4次。
以至于威馬在當月月底發布了召回,稱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產生起火風險。
目前,威馬汽車官方尚未對上述三起事故回應,調查結果也暫未出,無法判斷引發起火的原因。希望只是個別事件,或是因為其它不可抗的可觀因素,而不是車輛本身存在安全隱患。
隨著“蔚小理吒”月銷量持續穩定增長,中國造車新勢力也開始出現明顯的梯隊分化。作為最早一批的新勢力品牌,威馬汽車曾一度沉寂,即使11月實現交付5027輛,同比增長66.6%,但仍然是“掉隊”的,與小鵬、理想等有較大差距。
不僅銷量不及對手,今年8月份,威馬EX5還被曝光鎖電,嚴重影響了品牌口碑。某車主在威馬售后進行保養升級,保養升級完成后,發現車輛實際續航從原來夏天的350km左右變成了260km左右,續航驟減。
通過車友群,車主了解到是威馬私自進行鎖電操作,未經過消費者同意鎖電10%以上造成車輛電池充電變少,續航嚴重縮水,與購買時標稱的400KM相差甚遠。與售后和官方溝通多次均不給車輛降級,也一直拖延不解決。
鎖電是為了安全,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鎖電嚴重影響了車主的日常用車,且安全是廠家出場之前就應該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后期私自操作。
有人說:“為了萬無一失,將起火的風險降至最低,因此威馬不得不采取鎖電的操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體驗,但效果是有目共睹,你會發現今年威馬汽車可從未發生自燃事件。”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打臉來得也是非常快。希望這次的三連環事件,就早點出調查結果,免得弄得人心惶惶。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