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從清華美院畢設作品,到陳漫迪奧廣告,從國漫雄獅少年,再到三只松鼠……有關“瞇瞇眼”的爭議不斷,極大的刺激著國人的神經。
很多人說國人“玻璃心”,應該包容不同的審美,更不要什么都上升到國家層面的高度,甚至動不動就覺得是“冒犯”,這反而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但實際上,一方面雖說審美見仁見智,但明顯讓大多數人看著不舒服的“詭異”妝容,受眾們當然也有表達喜歡不喜歡,反饋直接感受的權利;另一方面,不說“別有用心”的陰謀論,但諸多事實也表明,比如攝影師陳漫和三只松鼠爭議海報的模特,的確存在刻意用“瞇瞇眼”妝容的西方“高級臉”,去迎合,去討好(并以此獲利)的問題。
三只松鼠廣告風波未平,奔馳又惹眾怒
三只松鼠廣告模特“瞇瞇眼”妝容引發的輿論爭議一波未平,又有網友發現,奔馳推出的新廣告也出現了“瞇瞇眼”妝容,這讓許多網友極為氣憤。
奔馳廣告截圖,大家感受一下:
據環球網報道,12月27日,不少網友在微信朋友圈收到梅賽德斯-奔馳的推廣廣告,封面中女模特的妝容赫然竟是當下引發眾怒的“瞇瞇眼”。此前因為陳漫迪奧廣告、三只松鼠等等爭議畫面,本就引發了國人對“瞇瞇眼”的敏感,這個節骨眼上,奔馳這條廣告自然很快再度引起喧囂。
不少網友認為,奔馳這波廣告推送是“故意的”,作為大品牌廣告的設計、投放,品牌方面肯定有專業團隊進行效果評估,包括各種有關品牌形象、價值觀等等的風險規避。三只松鼠廣告事件成為網絡熱點,引發的爭議吃瓜群眾都知道,奔馳負責品牌傳播方面的專業團隊難道會不知道?而且細心網友發現,“梅賽德斯-奔馳”官方微博在25日就發布了這條廣告,目前卻已經刪除,且奔馳方面目前沒有任何官方解釋。如果是不知情,不小心,肯定也會有個公開的正式回應,所以很多網友指責奔馳是“蓄意為之”也非空穴來風。
而且在奔馳的多數廣告里,歐美模特都是正常的眼妝,日本廣告中的模特也沒有出現“瞇瞇眼”,唯獨中國版廣告中的模特妝容十分乖張怪異,如此“區別對待”也難讓人相信不是別有用心的刻意為之。
網友指責奔馳是否太過“玻璃心”?
第二點就是“上綱上線”的問題了,誠然,無論是法律還是新聞評論,都不該“誅心”,畢竟背后真實的動機更多只能靠分析判斷和猜測,但基本的道理也應該拎得清。無論如何,既然中國多數老百姓都對“瞇瞇眼”的扮丑妝容十分反感和敏感,至少是十分介意的時候,奔馳卻肆意為之,哪怕就算是持自己的審美觀和時尚感也好,既然在中國的主場,中國人并不喜歡的東西,又是節骨眼上的敏感時期,你為什么還要堅持呢?
打個不恰當比方,這就相當于我到人家家里做客,明知這家人不喜歡抽煙,非要在人家客廳里抽煙,或是未經允許就在人家農家院旁的魚塘里游泳。你是主人家的話,高興不高興,生氣不生氣?
這明顯是對中國市場,對中國消費者及中國文化的不尊重。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不管這家企業是否存在丑化國人的主觀故意,這件事本身反映的問題卻很真實,就是無論是國內外企業,還是藝術家、電影制作者,所播出的廣告、創造的作品,都必須有更成熟的受眾意識,既要對受眾的認知和審美情趣有所了解,更要尊重受眾所處的文化環境和歷史情感。畢竟,無論廣告還是藝術作品,一旦公之于眾,就必然被置于聚光燈下和輿論場中,就必然要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和審視。必須周全考慮主流文化、大眾審美和受眾心態,沒有這樣的受眾意識,輕則鬧個笑話,重則適得其反、徹底“翻車”。
輕易冒犯和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兒,對奔馳來說還并非“初犯”,從奔馳高管辱罵中國公民,到在廣告上公開分享敏感標語,再到頒發“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獎,都在當時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奔馳的傲慢不是兩三天
按理說奔馳方面本應吸取教訓,更加注意和收斂,如今卻又一次“故伎重演”,或許是在中國市場得到的巨大成功,加上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給了這個品牌傲慢的底氣。2020年奔馳全球累計銷售2,164,187輛新車,其中中國市場仍是中國的主要銷售區域,共銷售774,382輛新車,同比增長11.7%。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去年息稅前利潤66億歐元,同比增長53%(2019年為43億歐元);同時,集團凈利潤升至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2億元)。
這次“瞇瞇眼”廣告“踩雷”事件,奔馳理應盡早作出誠懇回應,給中國消費者和中國民眾一個交代。同時奔馳還應該反思,作為國外品牌,既然要在中國市場發展,就該尊重中國的情感與文化,否則只會搬石頭砸腳,輕則引發公憤和輿論聲討,重則給品牌帶來長遠傷害,甚至遭到消費者的唾棄與拋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