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達標預判,各有看點
圖文:曾志奇
編輯:梅梅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在疫情、缺芯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汽車市場最終還是倔強地挺了過來,展現了作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的潛力。中汽協近期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610萬輛,同比增長3.1%。
國內市場總體向好,那么被國人寄予厚望的中國品牌們,在這即將過去的一年里表現如何,他們在年初設定的目標又能完成多少呢?
01
長安汽車:完成目標無懸念,就看能超額多少
1-11月份,長安汽車的銷量為2122511輛,同比增長17.7%。對比年初設定的220萬輛銷量目標,長安汽車只需在12月份完成8萬多的銷量即可。
在過去的1-11月份,長安汽車平均單月銷量約為19萬輛。因此,若沒有特殊原因,可以認定長安汽車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已無懸念。只是,長安汽車歷來偏愛新年開門紅的彩頭,所以不排除長安汽車可能會適當將12月份的一些銷量“勻”到來年。
數據顯示,在已完成的200多萬銷量中,長安汽車旗下的自主品牌貢獻了約77%的份額,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1-11月份賣出112.61萬輛。對比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四家仍然依靠合資輸血的局面,長安汽車主打自主業務的表現極為突出。
在自主乘用車領域,長安汽車形成CS系列、UNI系列、逸動系列、長安歐尚等清晰的產品矩陣,能覆蓋中國品牌主流轎車+SUV市場,且擁有了CS75系列、CS55系列等爆款車型。
明年,長安汽車還有多款新車發布,比如UNI-V、長安歐尚Z6、代號為C385的全新平臺純電車,另外還有阿維塔的11。目前,長安汽車新能源銷量占比不高,兩款電動車有望緩解長安汽車的積分壓力。
點評:長安汽車2021年銷量表現極佳,這得益于多年積累的正向自主研發體系能力。只是,在品牌向上、新能源領域,相比其他中國品牌,長安汽車略顯遲緩,期待第三次創業能讓長安汽車登上新臺階。
02
比亞迪:大概率能完成目標
根據比亞迪發布的11月份產銷快報,1-11月份,比亞迪共銷售新車64.1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約為51萬輛,較之年初設定的4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比亞迪可以說已然完成新能源車的銷量目標。
不過,有消息稱,比亞迪2021年的銷量目標是75萬輛。基于此,比亞迪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話,還需要在12月份賣出近11萬輛新車才行。若參考過去11個月5.8萬輛的月均銷量,則比亞迪完成年度銷量目標有不小難度。但是,伴隨比亞迪承諾的四季度左右產能釋放,在過去的9/10/11月份,比亞迪分別賣出了8萬輛、9萬輛、9.8萬輛,呈逐月上升趨勢,加上終端DM-i車型仍供不應求,因此預判比亞迪大概率能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在投資大會上,比亞迪表示2022年新能源車的銷量目標或在110-120萬輛之間。除了王朝系列的元PLUS、漢DM-i、宋MAX DM-i、新款唐EV外,明年比亞迪還會推出海洋系列的驅逐艦05、海豹、海獅以及海鷗等新車。
點評:伴隨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有新能源全鏈條自主研發實力的比亞迪,正在迎來收獲期,今年比亞迪DM-i車型被追捧、甚至供不應求,為中國品牌之罕見,表明了市場對它的認可。不止今年,還可以樂觀預測,明年的比亞迪會更加搶眼。
03
奇瑞汽車:有一定可能完成目標
1-11月份,奇瑞汽車累計銷量為849912輛,同比增長38.3%;對比100萬輛的2021年銷量目標,仍有約15萬輛的空缺。若參考過去11個月7.7萬輛的月均銷量,可以預判奇瑞汽車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是有難度的。不過,奇瑞汽車11月份的銷量已然達到11萬輛水平,因此若其在12月份再沖一沖銷量,那么奇瑞汽車即便完不成全年銷量目標,也可能不會差太多。
有著“理工男”之稱的奇瑞汽車,在自主研發實力上,可圈可點,尤其是燃油發動機研發實力堪稱中國品牌之最。但是在分分又合合的戰略推動下,備受內耗掣肘的奇瑞汽車早已沒有當初中國品牌領頭羊的風騷。
如今奇瑞集團旗下仍有多品牌共存,比如奇瑞、星途、捷途、凱翼,當然還有奇瑞捷豹路虎,產品矩陣主要由SUV構成,為奇瑞貢獻了超過90%的乘用車銷量,儼然像另一個“哈弗”。同時,奇瑞汽車旗下產品譜系仍不夠清晰,比如瑞虎8系列與瑞虎7系列的交叉最為典型。
與其他中國品牌不同,因為有早年的海外投入基礎,奇瑞汽車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品牌,1-11月份累計出口量為23萬輛,占奇瑞總銷量的27%。
點評:有技術實力,是奇瑞汽車的標簽,而如何將技術轉化成產品矩陣、形成合力、不內耗,則可能還是奇瑞汽車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有消息稱,2022年奇瑞汽車的銷量目標為150萬輛,欲提升50%,著實驚人。
04
吉利汽車:完成目標有較大挑戰
1-11月份,吉利汽車銷量為1169264輛;對比年初制定的153萬輛銷量目標,吉利汽車需要在12月份賣出36萬輛才行。參考過去11個月約10.6萬輛的月均銷量水平,可以預判吉利汽車若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會有較大挑戰。
目前,吉利汽車主銷車型為博越、帝豪、繽越、星瑞,1-11月份這4款車型銷量約占吉利汽車66%。其中,自2009年上市以來一直熱銷的帝豪,有望在今年再賣出近20萬輛。基于單一車型不斷改款升級,帝豪在近12年的時間里,可以說撐起了吉利汽車,堪稱吉利汽車乃至中國品牌打造經典車型的范本。
不過,在吉利汽車旗下,在售車型數量有近30款,相比前述4款車型而言,這意味著剩下的二十幾款車型,給吉利汽車的銷量貢獻并不大。
品牌向上,是吉利汽車相較于其他中國品牌的亮點所在。領克汽車,也是為數不多被市場接受的中國高端品牌了,1-11月份,它賣出了近17萬輛。今年,領克推出了基于SPA架構打造的領克09,最高售價超過了30萬元。
在新能源領域,除了衍生新能源車、幾何品牌外,吉利汽車也推出極氪品牌,11月份該品牌交付2012輛新車。
點評:吉利在新能源、品牌向上方面動作迅速,各技術架構也已然形成,且在今年也傳出進軍無人機、手機領域。可以說,吉利汽車已然搭建了宏偉的框架,接下來該是讓其豐滿的時候,比如進一步提高產品效率、打造更多“帝豪”。
05
長城汽車:完成目標有較大挑戰
1-11月份,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1118624輛;對比今年5月份調整后的149萬輛銷量目標,有約37萬輛的空缺。參考過去11個月約10.1萬輛的月均銷量水平,長城汽車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挑戰不小。
149萬輛的銷量目標,是長城汽車今年5月份發布2021年版股權激勵計劃時,提出的考核目標,此前的銷量目標是121萬輛。今年,長城汽車從“合”到“分”,配合股權激勵,長城汽車開展“強后臺、大中臺、小前臺”、以項目+流程為主導、作戰單元以隊長角色組成的組織創新,推動員工從“打工者”向“合伙人”轉變。
目前看來,雖然銷量考核目標較難完成,但長城汽車1-11月份的累計銷量,其實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銷量。今年,長城汽車的車型命名讓人記憶深刻,旗下歐拉、坦克、長城皮卡在各自細分市場的創新營銷也各有看點,哈弗也因引入新的產品序列(大狗、初戀與赤兔),有望打破單單依靠哈弗H6的桎梏。
如今,在從“合”到“分”的戰略下,長城汽車已經形成了哈弗、WEY、歐拉、長城皮卡、坦克與沙龍6個品牌;另據悉,長城汽車還在籌建轎車品牌。
點評:雖然長城汽車要完成2021年銷量考核目標的挑戰不小,但在組織結構調整、品牌從“合”到“分”后,長城汽車對外展現出了更強的活力,有望突破此前倚靠哈弗H6的瓶頸,值得看好。
06
紅旗:完成目標幾無可能
1-11月份,紅旗品牌累計銷量為261400輛,對比年初設定的40萬輛銷量目標,有約14萬輛的差距;參考過去11個月2.4萬輛左右的月均銷量,可以說紅旗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幾乎無可能。
目前,在紅旗品牌旗下有H9+、E-HS9、H9、H7、H5、HS7、HS5、E-HS3、E-QM5、L5,其中H9+、E-HS9、H9等有效樹立了紅旗的高端豪華品牌形象,強化了國人對紅旗品牌的情懷。
1-11月份,上述3款車型合計為紅旗貢獻了約16%的銷量,其中H9貢獻了約14.5%。剩下的則主要是由HS5、H5來填空,其中HS5貢獻了近45%的銷量。
點評:近兩年來,紅旗品牌實現了銷量高速增長,讓有民族情懷的人為之振奮。對于一個復興的高端豪華品牌來說,實屬不易。只是,既然是高端豪華品牌,就必然需要市場沉淀,在重塑品牌影響力的同時,紅旗品牌對銷量的追求或許無需太過執著。除非,紅旗品牌能推出更走量的車型,比如類似寶馬的3系、奔馳的C級一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