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國內最大的傳統車企上汽集團在2021年末,下線了“智己汽車L7”這一深度智能新能源車型。作為上汽集團的“1號工程”,由上汽集團聯合張江高科、阿里巴巴攜手打造的智己汽車,僅用時22個月就研發推出高端智能車型,以謀求在高端智能新能源車賽道上搶占先發優勢。
多家車企負責人和一線創投機構認為,在今年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20%之后,2022年“智能”有望成為汽車行業最熱門的年度關鍵詞。國內汽車行業正在迎來智能化拐點。
傳統車企發力深度智能領域
12月26日,智己汽車首款車型“智己L7”的首批200輛Beta體驗版在上汽集團臨港智能工廠下線并交付系統測試用戶,隨之啟動全國9城的“都市巡游”。對于“智己L7”的核心競爭優勢,智己汽車方面稱,雖然L7在續航里程、動力與操控性等方面,不遜于甚至優于豪華品牌的中高檔車型以及造車新勢力的主打新能源車型,但公司更愿意更多地以深度智能“說服市場”。
“優秀的底盤、動力與安全性對于智己的產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于數據驅動的算力提升、智能場景的迭代、OTA(空中下載)的水準和成功率。這些基于軟件和數據的能力,是將來智能汽車真正核心的差異化競爭點?!敝羌浩嚶撓疌EO劉濤在日前舉行的年度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據了解,智己汽車方面將其首款車型L7定位為“性能旗艦真智能轎車”,在新產品開發中,通過數據訓練、跨域融合、全域深度OTA三個維度,定義AI時代智能汽車產品的新基準。此外,智己汽車在產品研發中還提出了“數據煲機”理念,即通過真實場景數據“啟動”汽車的智能化性能。
比拼智能化成行業共識
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對于未來幾年的市場趨勢,不僅是上汽集團,多家造車新勢力也將視線更多聚焦到深度智能方向。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預測,2022年國內汽車市場將會有更多的智能汽車新產品亮相,智能化汽車的賽道變得越來越有活力。他認為,2023年至2025年可能是智能汽車行業的關鍵節點。一方面,今年宣布入場造車的科技公司已經有了第一代產品登臺;另一方面,目前汽車智能化已經進入中級階段,擁有更人性智能體驗的產品將會獲得市場青睞。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認為,自主創新成為全新的課題與挑戰,新能源汽車領域下半場是“智能化”競爭,威馬汽車將在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電子電器架構方面不斷突破。
機構預計拐點已至
對于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當前國內一線創投機構普遍看好。
國方資本管理合伙人孫忞表示,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除了動力性能外,相當程度上得益于基于電動化的汽車智能化。
國方資本認為,汽車智能化主要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方向。在智能駕駛領域,傳感器成本下降和芯片算力提升使得智能駕駛功能不斷完善;在智能座艙領域,隨著“5g-TOX”的推出和人機智能交互能力的提升,座艙智能化也已經成為一大賣點。造車新勢力在產品力方面已經有了相當積累,傳統主機廠也在不斷提升其智能化能力。整體而言,汽車行業正在迎來智能化發展的拐點。
“國方團隊已經圍繞功率半導體、傳感芯片、輔助駕駛軟件、智能駕駛開發測試等產業鏈關鍵節點進行布局。目前,國方相對更看好汽車半導體、輔助駕駛軟件和智能駕駛開發測試等細分賽道。”孫忞表示。
凱聯資本投研總監袁振波稱,從四方面來看,國內汽車行業正迎來智能化的拐點。一是政策持續力挺,包括自動駕駛試點政策等;二是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為汽車實現智能化打下堅實基礎;三是5G、傳感器等車內外技術日趨成熟;四是各車企在電動化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后續將大概率在智能化方面發力。袁振波透露,截至目前,凱聯資本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聯網等細分領域已進行了深度布局,包括自動駕駛領域的經緯恒潤、智能座艙領域的澤景電子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