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作為日產的高度品牌,英菲尼迪正式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了東風英菲尼迪。本以為英菲尼迪國產之后能帶動銷量的提升,但在這七年來英菲尼迪的銷量并沒有太大起色,相較于豐田的雷克薩斯,在國內的待遇完全是兩個極端,更何況雷克薩斯一直沒有進行國產。
經過七年之癢后,東風英菲尼迪也終于撐不住了。在去年的時候就有關于東風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產的消息曝出,而在1月5日,官方也終于證實了這一消息。
東風日產旗下第三個品牌
ENJOY THE SUMMER
1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將東風英菲尼迪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的管理體系。這也就意味著,東風英菲尼迪將不再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獨立事業部,而是成為東風日產旗下第三個品牌。
在2014年英菲尼迪剛國產的時候,按計劃,到2028年實現在華年銷量10萬輛的目標,這一目標對于一家車企來說其實并不難,甚至已經不算是一個目標了。但是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就目前的局面而言已然無法實現。
銷量的不斷下滑,是東風英菲尼迪與東風日產合并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東風英菲尼迪在2017年達到4.8萬輛的巔峰之后,近幾年銷量都是一年不如一年,2019年銷量為3.5萬輛,2020年銷量為2.6萬輛,國產化7年來,東風英菲尼迪銷量始終未突破5萬輛大關。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東風英菲尼迪更是因為變速箱問題上了“315”,口碑在一瞬間降到了谷底。雖然目前英菲尼迪在2021年的總銷量還尚未公布,但在去年1-11月份,東風英菲尼迪的累計銷量還不足1萬輛,為此,東風英菲尼迪完全沒有必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事業部存在。
英菲尼迪內部人士也承認,英菲尼迪重回日產體系主要就是不斷下滑的銷量導致,如果繼續保持以獨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運作成本太大,不得已屈尊于東風日產旗下。
緊抱東風日產大腿能救市?
ENJOY THE SUMMER
與東風英菲尼迪在國內表現截然相反的是東風日產,在近幾年來銷量卻是不斷地在攀升,主力車型軒逸更是蟬聯了兩年之久的轎車銷量冠軍,而B級轎車天籟也在2021年迎來了第二春,單月銷量一度突破了2萬輛。截止到2021年前11月份,東風日產累計銷量就已經突破100萬輛,是為數不多的年銷上百萬輛的車企,東風日產在國內的影響力遠高于東風英菲尼迪。
而東風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產就能逆轉不斷下滑的銷量?在筆者看來,很難。為何這么說呢,要弄清楚這個原因,首先就要了解東風英菲尼迪在國內為何不走量。其中,最大的問題并非質量問題,而是產品更迭落后的問題。
自2014年國產化以來,英菲尼迪始終就只有Q50L和QX50兩款在售車型,直到去年的廣州車展才推出了一款全新車型QX60,但以英菲尼迪的影響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其45-66萬元的價格區間。
在2021年才推出新車,對英菲尼迪來說已經為時已晚,英菲尼迪國產之后已經錯失了最佳發展機會。說好聽點,英菲尼迪在國內被稱之為二線豪華品牌,說難聽點,以英菲尼迪目前的銷量來看,已經完全算不上是二線豪華品牌了,身為三線豪華品牌的林肯,銷量都要比英菲尼迪高。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英菲尼迪在國內銷量逐年下降,但國內豪車市場的整體銷量卻在不斷攀升。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內豪華汽車市場銷量為311.2萬輛,同比增長19.5%,跑贏市場大盤。
如今,英菲尼迪產品匱乏的問題依舊存在,緊緊抱著東風日產的大腿也并不能改變銷量不斷下滑的事實。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只要加快產品的更新迭代,同時給出足夠的誠意,消費者自然就會買單,林肯成功的模板就在那擺著,就看英菲尼迪自己愿不愿意抄了。
寫在最后:
ENJOY THE SUMMER
面對外界對英菲尼迪產品更迭滯后的問題,英菲尼迪也表示將在5年內推出5款新車,同時還將全面開啟電動化的布局,在未來新能源戰場,回歸東風日產的英菲尼迪究竟能帶來怎樣的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