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8日電 (周卓傲)如果讓今天的泰國消費者考慮選購一輛純電動車,中國品牌純電動車已成為他們的首選。
“中國品牌占泰國純電動車總銷量比例已超過90%。”上汽正大下屬MG(泰國)汽車銷售公司市場和產品策略部門總監左辰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泰國市場一直是日系車的“后花園”,市場份額超過了90%,隨著MG等中國品牌進入泰國,日系品牌占有率開始有所下滑,特別是在純電動車領域,中國車企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左辰表示,中國的車企在電動車領域有一定先發優勢,“所以當我們發布產品后,有非常好的市場反饋,也因此取得了一定市場地位?!弊蟪酵瑫r指出,純電動車優秀的表現,充分說明消費者對MG品牌的認可,而這離不開MG品牌前期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的努力。
左辰介紹,上汽在泰國側重于探索智能網聯技術落地,2017年,以i-Smart互聯網系統為切入點的MG ZS,就憑借泰國第一款互聯網車型、全球首輛能夠用泰語對車輛進行語音控制的汽車等特色,受到了泰國消費者的追捧,“黑科技”“互聯網”“年輕化”也成了MG品牌在泰國消費者心中的新形象。
目前MG產品線已初步覆蓋泰國的各主要細分市場,陸續上市了20款產品,截至2021年10月,MG在乘用車領域約占8%的市場份額,市場排名第4位,已超過部分日本品牌。除了上汽,長城汽車同樣也在泰國市場表現亮眼:哈弗H6 HEV在泰國上市前三個月就兩次奪得C級SUV市場月銷冠軍,哈弗JOLION HEV更是在上市前的預售期就實現了“爆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近幾年,中國品牌汽車無論從外觀、質量,還是智能網聯配置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合資品牌的產品并不遜色,某些先進配置甚至超越了合資產品,在海外擁有較強競爭力。
許海東指出,中國汽車企業海外投資模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從原來的貿易模式、部分KD模式(指廠商將整車拆成半散裝或者散裝的方式,再出口到屬地國家,重新組裝成整車進行銷售)為主發展成為直接投資模式。多家企業直接投資的工廠已經開始在境外量產,并逐漸提升了產銷量,這支撐起了中國品牌汽車的海外銷售。
有著“亞洲底特律”美譽的泰國,更是成為中國車企出海建廠重點考慮對象。早在2014年,由中國上汽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的上汽正大公司泰國工廠就已竣工投產,設計年產能達到10萬臺。長城汽車泰國羅勇工廠也于2021年正式投產,工廠初期年產能達8萬輛,所生產的汽車60%將在泰國本地銷售,40%將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場。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中新網記者,泰國是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國,具有產業鏈完整、市場潛力大、輻射范圍廣等優勢,對于中國車企來說,泰國是一個很好的出海跳板。
張翔表示,東盟國家整車產業鏈并不完善,尚未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本土新能源車企品牌,因此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東南亞國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在泰國設立工廠,還能借助東盟內部優惠的關稅條件,讓產品更具性價比?!?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