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百年歷史中,沒有哪個發(fā)展時期像現在這樣充滿機遇、未知與挑戰(zhàn)。“新四化”潮流的變化、技術的更新迭代、消費觀念的升級……汽車產業(yè)正在經歷打破與重塑。
在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不斷“向上”探索,而豪華品牌則紛紛嘗試“下探”,不少合資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經歷著“雙向擠壓”的挑戰(zhàn),起亞也不例外。
2022年,站在入華20周年的時間節(jié)點,起亞走到了發(fā)展的岔路口。如何破局,甚為關鍵。“我們將由內部開啟新的變革,包括統一品牌形象、電動化戰(zhàn)略落地、組織架構調整,以及高品質產品的引進等。”起亞在華掌舵人柳昌昇認為起亞需要由內而外進行全方位的變革,在中國市場重新出發(fā)。
借鑒全球經驗
刷新國內形象
近年來,起亞在國內市場中遭遇了發(fā)展阻力。從市場調研情況來看,起亞在中國市場的最大問題在于品牌影響力不足。但作為一家成立于1944年的汽車制造商,起亞在全球市場卻擁有十足的人氣。這與其深厚的品牌底蘊和技術積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自成立以來,起亞一直重視技術研發(fā),無論是傳統的內燃機、底盤、變速器,還是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氫能等新能源技術,亦或是智能化領域,都有豐富的技術積淀。深厚的底蘊讓起亞成為世界500強和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上的常客。在銷量表現上,2021年5月起亞全球銷量突破5000萬輛,贏得了超過5000萬全球消費者的信賴。
全球市場的成功是對起亞品質的認證,同時也意味著起亞在國內市場有著“突圍”的實力,也有著直面競爭大力改革的魄力。
實際上,隨著東風退出,股權變動,起亞將以新合資公司成立為契機,未來通過新公司名稱發(fā)布、制訂新的未來戰(zhàn)略、重塑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形象,與全球品牌形象統一。另一方面,起亞也在強化本土化營銷,利用起亞全球資源進行本土化推廣、文化和體育等跨界IP活動,展現起亞活力,刷新起亞品牌印象等。
值得注意的是,起亞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雖然會借鑒全球市場的成功經驗,但不會生搬硬套,而是注重結合中國市場的特點和真實訴求。基于此方面的考慮,起亞將會以注重中國消費者需求,引入中國本土優(yōu)秀人才,加大產業(yè)的投資等靈活的手段來發(fā)展中國市場。比如,江蘇鹽城將成為起亞生產和出口的重要樞紐。同時,起亞將設立煙臺技術研發(fā)中心,以及上海數字技術研發(fā)中心。
導入全球品質
拉高產品向上
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汽車產品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而落地到產品層面,起亞在過去總是有著“性價比”的標簽。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的升級和自主品牌的上探,通過價格競爭獲得的用戶黏度并不牢固,甚至會傷害品牌。若想在國內市場中長久發(fā)展,高品質產品是吸引和培育用戶的關鍵點。
在全球市場中,起亞一直在提升產品品質和定位,早已擺脫了“性價比”標簽。比如在美國市場,起亞和豐田相比,產品實際價格是持平的。未來,在中國市場中,“品牌向上”將是起亞發(fā)展的重點。
從產品導入上看,起亞近年來推出的全新K5、智跑Ace和起亞“全球旗艦MPV”第四代嘉華都是重塑消費群體和試水高價位區(qū)間的首批產品,品牌高端化已經初顯成效。相關數據顯示,隨著智跑Ace和第四代嘉華的上市,起亞在華SUV和MPV產品陣營中,指導價在14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從11%提升至64%。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第四代嘉華作為起亞在華首款售價30萬元以上的國產車,上市以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銷售占比達到了26%,33.99萬元的頂配車型銷量占比超60%。
未來,起亞將堅持高質量的發(fā)展,以高品質的產品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售價10萬元以下的車型,會盡快停產,我們會把在全球銷量最好的高品質車型引入中國,目的并不是為了提升銷量,而是為了盡快擺脫以往性價比的標簽,不再走低價競爭的方式,而是通過產品的競爭力去贏得消費者的認可。”柳昌昇強調。根據計劃明年,起亞計劃推出全新旗艦SUV Sportage和K3的中期改款車型;此外,還計劃引入新車型的HEV混動版本,不斷提升用戶產品體驗。
同時,電動化也是起亞未來產品高端化的重要方向。起亞將加速導入全球化車型,每年推出至少1款專用電動車,最終實現在中國市場混動與純電的銷量占比達到50:50。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更多元的移動出行體驗。
從企業(yè)戰(zhàn)略到技術突破再到產品落地,起亞的轉變是全方位的,也是謀定后動的。過去已去,未來已來。起亞大膽摒棄以往的一切,重新出發(fā),以“創(chuàng)業(yè)者”的新姿態(tài)重新啟航,在中國市場再出發(fā),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上一篇:網傳特斯拉后輪脫落事故 官方回應:輪子被撞掉、與召回無關
下一篇:豐田賽那為何跌落神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