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年以來,A股的新能源賽道便遭市場資金持續拋售,前6個交易日,A股的新能源汽車賽道累計蒸發市值超5000億元。然而,開局不利的新能源賽道,突然迎來了向好預期。1月11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舉行2021年12月份的線上發布會,將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測提升至550萬輛,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期為600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到50.5萬輛,同比增長138.9%;去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到331.2萬輛,同比增長181.0%。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7.5萬輛,同比增長128.8%,環比增長25.4%;去年全年零售銷量達到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
新能源賽道的“巨大利好”
“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放開,實際上帶來了巨大的增量空間,補貼金額至少大幅增加了100多個億以上的規模。”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鑒于年底站在50萬輛的臺階上,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2%左右。
根據最新發布的政策,2022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而補貼規模從原來預期的200萬輛補貼規模上限沒有鎖定,將實現貫穿2022年全年的補貼。隨著新能源產業鏈的規模翻倍提升,降成本能力提升,由此預期2022年年末的新能源車增量很強。乘聯會表示,政策補貼的力度穩定,必然推進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車銷售總量暴增,繼續保持世界50%以上份額的超強領軍地位。
從乘聯會披露的2021年12月的銷售數據來看,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47.5萬輛,同比增長128.8%,環比增長25.4%。去年全年新能源車零售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遠超2021年初預期。
這與燃油車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2021年傳統燃油車零售銷量為1716萬輛,同比下降6%。從2021年全年來看,新能源汽車1-12月的滲透率達14.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
在崔東樹看來,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已經形成明顯的差異化特征,新能源汽車已經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效果。同時,12月份傳統車企亮點很突出,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力,上汽和廣汽表現相對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輪驅動表現很強。
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14家,較前期大幅增多。其中,比亞迪93338輛、特斯拉中國70847輛、上汽通用五菱60372輛、長城汽車20926輛、奇瑞汽車20501輛、吉利汽車16831輛、小鵬汽車16000輛、上汽乘用車14868輛、廣汽埃安14500輛、理想汽車14087輛、一汽大眾11213輛、蔚來汽車10489輛、長安汽車10404輛、合眾汽車10127輛。
新勢力方面,12月份,小鵬、理想、蔚來、哪吒、零跑、威馬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較好。尤其是小鵬、理想、蔚來、哪吒單月突破萬輛,零跑、威馬等第二梯隊企業也快速上量,達到了月銷5000輛以上。
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的新能源車批發19498輛,占據主流合資46%份額,大眾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上汽通用和華晨寶馬新能源銷量均突破5000輛也很優秀,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仍待發力。
退坡聲至,漲價潮來
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及補貼方案。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不再給予國家補貼。這意味著,2022年將是中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后一年。
根據最新補貼方案,2022年1月1日起,續航里程300公里(含)至400公里的純電動車型補貼0.91萬元,較2021年減少0.39萬元;續航里程大于或等于400公里的純電動車型補貼1.26萬元,較2021年減少0.54萬元;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補貼0.48萬元,較此前減少0.2萬元。
乘聯會認為,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實施,部分車型價格微調,消費心態也有變化,新能源車需求仍會受到輕微影響,但新能源車持續火爆,目前積壓大量前期未交付訂單,因此大部分新能源車型銷量不會受到退坡明顯影響。
從市場反應來看,為應對補貼退坡,不少車企官宣漲價。
相比于直接官宣漲價的車企,部分車企采取了“穩定軍心”——臨時保價的政策。
■ 蔚來汽車的最新購車補貼方案顯示,在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訂金購買ES8等車型,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車的用戶,可依舊按照2021年國補標準享受補貼。
■ 小鵬汽車推出“限時報價政策”,在2022年1月1日-10日期間支付訂金的用戶,均可享受與2021年相同的綜合補貼,差額由公司承擔。
據統計,從2009年開始到2021年底,用于新能源補貼的資金累計已超過1400億,而隨著補貼的退坡和最終取消,退潮之后,預計會有一批車企將迎來真正的寒冬。
編輯:左宗鑫
責任編輯: